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期末综合检测(语文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期末综合检测(语文版七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05 14: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一~七单元 )
(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嘶哑(shī) 伺机(sì) 重峦叠嶂(zhànɡ)
B.粗糙(cāo) 轩榭(xuān) 姹紫嫣红(yān)
C.蜷缩(juǎn) 中枢(shū) 绚丽多彩(xuàn)
D.颤抖(zhàn) 蛰伏(zhé) 水涨船高(zhǎnɡ)
【解析】选B。A项中“嘶”读sī,C项中“蜷”读quán,D项中“颤”读chàn。












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慷慨 威慑 招摇过市 鞭长莫及
B.袖珍 遏止 小巧玲珑 水泻不通
C.侮辱 伫立 孤苦伶仃 怡然自得
D.弥漫 肆意 因地制宜 首屈一指
【解析】选B。B项中“泻”应改为“泄”。
3.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2)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春望》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和听觉暗示丰收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潮平两岸阔 (2)绝胜烟柳满皇都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6)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2分)
①人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应该想到帮助别人。②我们或许并不是富人,也不是强者,但我们同样能对他人穷苦的处境给予同情,并力所能即地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③即使微不足道,也足以温暖曾经寒冷的心。④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1)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 分)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第④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④句的语病属于前后不对应:前面说的是一个方面,后面却是两个方面。
答案:(1)即 及 (2)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能够相互搀扶。或:人生是否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5.名著欣赏。(2分)
课余时间你一定阅读了不少名著,请你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一个故事情节,并对该人物作出简要评价。
孔明 孙悟空 李逵 鲁滨逊 格列佛 贝多芬
示例:人物:武松
故事情节:武松打虎
简要评价:豪放倔强,勇敢无畏。
人物:_____________ 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
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人物:孙悟空
故事情节:三打白骨精
简要评价: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6.体味下段文字的表达特点,在横线上补写句子。(4分)
涟漪,是湖水的微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是大地的微笑;微笑,是自然的太阳。微笑,使陌生人感到亲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使亲人感到愉悦;微笑,是人类的春天。
答案(示例):霞光 是清晨的微笑 微笑 使朋友感到安慰
7.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回答问
题。(4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漫画的
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 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2)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虽人有百手 ( )
(2)不能名其一处 ( )
(3)两股战战 ( )
(4)几欲先走 ( )
答案:(1)即使 (2)说出 (3)大腿 (4)逃走




9.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之”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
分)( )
A.学而时习之
B.蜀之鄙有二僧
C.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D.于厅事之东北角
【解析】选A。B、C、D和例句中的“之”都是助词,可译为“的”;A中的“之”是代词,译为“它”。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崩裂倒塌的声音。
11.文中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属什么描写?其目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侧面描写。目的:衬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12.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中的“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应该联系全文母亲对“我”教育的意义来理解“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放飞”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让他“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13.文中共写了几次“放飞”?请作简明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阅读文段内容的概括。文中在四、五、六自然段写了三次“放飞”,可分别对事件的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共写了三次。(1)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本来可以在家住宿,她却把儿子“推”到学校去住。(2)举家外迁,却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可以作为“家”的房子。(3)把替儿子寄被套当做“义务劳动”。
14.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个问题可分别从二、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筛选信息,提取答案。
答案:(1)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2)重精神轻物质。(3)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
15.画线句“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做题时,联系上下文,结合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分析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
16.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主要通过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舐犊深情。
B.文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是将孩子“放飞”,只有敢于“放飞”,孩子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
C.对于母亲给予的爱,作者并不是当时就理解的,而是在经历过种种的人生体验之后,才能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母爱。
D.本文文字朴实无华,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歌颂母亲,却能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浓郁的深情。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A项存在错误,作者主要通过回忆母亲对自己独到的教育,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7.第②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举例子的作用是使说明更具体,列数字的作用是使说明更精确。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具体、精确地说明了西非有一种蚊子幼虫有神秘的生命力。
18.第⑤段从猫和狗留恋故居和主人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做此题,要考虑到这句话在文章内容、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自然引出本段的说明对象——牛。
19.请说说“在大自然中,仍有很多不解之谜尚未被解开,其中有一些动植物的奇异现象就无法解释”这句话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的理解。此题应紧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作答。
答案:起修饰限制作用,从而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0.你在课外学习时,还知道哪些科学上到目前为止还未解开的谜?请你说出其中一个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据科学博览网站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们在中国南海附近岛屿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蜘蛛,这种蜘蛛可以自己建成一个与其自身大小一模一样的“替身”来防止天敌的进攻和引诱食物。
三、写作(50分)
21.题目:我真想得到____________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老师的信任、父母的理解、同学的友谊或一本书、一架钢琴、一枝精美的钢笔、一条黄纱巾……)后,写一篇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流畅,能用多种表达方式,600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以确定所写的内容。写文章时应注意是“想得到”,应突出想得到的原因,完成这道作文题的关键是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切感悟,但要避免庸俗,避免千人一面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