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阐明实验原理。
2. 说出光合作用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
想一想,议一议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7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导入新课
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
17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气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
后来的科学研究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并释放气体。
导入新课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探究新知
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和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除水以外,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新知
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计划: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清水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实施计划:
1、在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在乙培养皿中加入等量清水。
2、在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
3、几小时后,各取甲乙装置中的一片叶子,分别编号甲乙,然后放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然后用清水清洗。
4、在甲乙叶片上各滴上两滴碘液,观察。
1、用碘液处理甲叶片和乙叶片,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甲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讨论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1.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了气泡——氧气
2.迅速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伸进试管口,燃烧的情况是——卫生香复燃
探究新知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
水
淀粉
氧气
有机物
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光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探究新知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种植过稀:没有充分利用光照而造成浪费;
种植过密:叶片互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的装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A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
5.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延长光照时间 ②合理密植
③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④减少二氧化碳浓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这主要说明 ( )
A.淀粉遇碘变蓝
B.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C.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