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6)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实及更替的顺序。
2.通过对夏朝知识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习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学习难点: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约公元前 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 继承父位,开始了“ ”的历史。从此, 制代替了 制。
2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 ,联合周边部落起兵打败了 ,建立 ,建都在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迁到 ,后代又把商朝称为 。
3.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 ,联合800多个部落在 击败商朝军队。 自焚,商朝灭亡, 建立,定都 ,(今陕西 ,)史称 。
4.西周末年,王室势力日益衰弱。公元前 年, 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即公元前 ),周平王迁都 ,历史上称为 。
5.公元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以床说中的 生年为公元元年。
6.列举夏、商、西周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
二、合作探究
1.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2.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从他们的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三、训练巩固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 ( )
A 公元21世纪 B 公元16世纪 C 公元前21世纪 D 公元前16世纪
3.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此时是 ( )
A.公元20世纪 B.公元前20世纪 C.公元21世纪 D.公元前21世纪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5.右图是“夏桀把人当坐骑”,它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是一种体育活动B.奴隶地位低下 C.夏桀残暴无道 D.没有交通工具
6.(山东烟台中考)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7.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
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 )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9.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 ( )
A.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B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C.商朝末年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
D.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
10. 下列哪些史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 ( )
①甲骨文②司母戎鼎③《史记》④《资治通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四、拓展延伸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之君 都城 重要事件 暴君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桀驾人车
商 殷
西周 分封制
五、作业布置
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6课讲学稿
B(选做题)列出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 富 总第(7)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周分封制实行的原因、主要内容、作用。
2.了解夏、商、西周的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等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的。
学习重点: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西周初年,为了加强统治,周王大规模分封 ,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 制度。主要内容是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 ,起着 的作用。
2.西周时,周王以下的 、 、 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构成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是 和 。
3.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夏商西周国家建立了强大的 ,制定了严酷的 。 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 、稳定 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1.完成下列表格:
(在大方框内写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2.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三、训练巩固
1.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 )
①交纳贡赋 ②交纳租赋 ③派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
⑤治理诸侯国 ⑥朝觐与服役 ⑦保卫周王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①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 ( )
A.亲戚 B.功臣 C.前代贵族后裔 D.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4.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的是 ( )
A.诸侯 B.士 C.平民 D.奴隶
5.下列对奴隶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
B.他们毫无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
C.贵族强迫他们去做苦役,等他们有了钱就可以给自己赎身,摆脱可怕的生活
D.奴隶的身份不会世袭
6.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制土地制度B.维护地主阶级利益C.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度D.巩固奴隶制国家
7.有特权在触犯刑法后交纳一定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 ( )
A. 农夫 B.工匠 C.奴隶 D.卿大夫
8.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
①分封制 ②军队 ③刑法 ④礼仪教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四、拓展延伸
材料分析:
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⑵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大意:周朝分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代疏远了,诸侯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读了这两段材料后,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五、作业布置
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7课讲学稿
B(选做题)归纳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8)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2.知道春秋五霸与 战国七雄的名称,并能在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式图上找出其相对应的地理位置。
3.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
学习重点:春秋战国的形势,齐桓公称霸
学习难点: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实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
2.公元前 年---公元前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 时期,出现了 、 、 、 、 五个霸主,史称 。最先称霸的是 ,他任用 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使国家富强起来。
3.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有 、 、 、 、 、 、 。史称 。著名外交策略有 、 等。
3.填图乐园
①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②编制口诀,记忆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
4.列举与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成语典故。
二、合作探究
1.如果你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诸侯,想做霸主,你需要哪些条件,你又会怎样去争霸主之位
齐桓公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2.什么是“合纵”和“连横”?纵横家为什么提出“合纵”“连横”的策略?
三、训练巩固
1.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 )
A. 城濮之战 B. 葵丘之盟 C. 长平之战 D. 问鼎中原
2. (2011年湖北省十堰市)20.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秦穆公 D.宋襄公
3.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
A. 葵丘之战 B.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4.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 )
A. 齐国 B.楚国 C. 秦国 D. 晋国
5.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 )
A. 楚国 B.燕国 C. 秦国 D. 齐国
6.下列哪一个成语与晋文公有关 ( )
A. 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 退避三舍 D. 老马识途
7.朝秦暮楚这一个成语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 )
A. 诸侯争霸 B.三家分晋 C. 周王室衰微 D. 合纵连横
8.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反映的史实是 ( )
A.武王伐纣 B.分封诸侯 C.诸侯争霸 D.秦并六国
9.成语“一鸣惊人”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10.(2011年山东·莱芜).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
四、拓展延伸
1.材料分析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五、作业布置
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8课讲学稿
B(选做题):归纳诸侯争霸的作用。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9)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2.在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等史实的基础上,认识社会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及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战国时期 和 的使用和推广,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 国的 的改革。
3.公元前 年, 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4.战国时期,史书上记载着一时期“ ”“ ”,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 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5.列举战国时期进行改革的国家及改革家。
6.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主要内容:
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战国”的含义是什么?处在这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厄运?
2.讨论: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原因何在?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三、训练巩固
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C.各国的社会变革 D.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2.“千耦其耘”的劳动场面出现在: (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4商鞅变法后,如果小明想得到秦国的爵位,他最好的途径是( )
A.从事商业 B.贿赂旧贵族 C.在战斗中立功 D.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5.“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于: (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6.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 ( )
A 魏国 B.楚国 C.韩国 D.秦国
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8.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 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9.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商鞅变法令中,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最主要措施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建立县制
10.材料阅读
甘龙、杜挚和顽固大臣反对商鞅变法的主张,他们的意见如下:
甘龙:聪明的人是不会通过变法法令来治理国家的,采取旧法治理,官吏熟悉百姓也安定啊!
杜挚:不是非常有利,就不能变法,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能变法。用古人的法令,是没有错误的。
顽固大臣:秦国怎样才能富强?怎样控制人民?如何解决经济混乱?如何削弱地方势力? ——原文见《史记·商君列传》
假如你是商鞅,你怎样才能驳倒上述观点,说服秦孝公变法。
四、拓展延伸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之。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新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请回答: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请你解释
(3)材料反映卫鞅的什么主张 属于哪一学派卫鞅根据这一思想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9课讲学稿
B(选做题):我国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10)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他们的含义,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2.通过学习司母戊鼎,搜集青铜器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加深青铜艺术这一文化瑰宝的认识。
学习重点:学会辨认甲骨文,金文,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成就。
学习难点:理解文化发展与国力盛衰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殷墟出土的刻在 和 上的文字称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代)开始。今天的汉字与 有着渊源关系。
2.商朝的 业高度发展。著名的青铜器有 、 。青铜器是 、 、和 的合金。它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 。
3.商朝的 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 查找资料:用甲骨文写出十二生肖。
二、合作探究
1.以商代的某一青铜器为例,说说青铜器的特点及价值。
2.议一议: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三、训练巩固
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
A.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陶器上的符号
2.猜一猜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 )
A.虎 B.鼠 C.兔 D.蛇
3.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D. 青铜编钟
4. (2011·江苏泰州)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5.下图这件青铜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被称为_____________,重800多公斤,是__ ___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6.右图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它发现于 ( )
A.湖南宁乡 B.湖南湘潭 C.湖南衡阳 D.湖南澧县
7.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 )
①甲骨文 ②司母戊鼎 ③秦陵兵马俑 ④园形方孔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 )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秦朝历史 D.汉朝历史
9. (2011山东济宁)1.今年3月,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
A.商代,甲骨文 B.商代,金文 C.西周,甲骨文 D.西周,金文
四、拓展延伸
看生肖,说历史
选择你自己的生肖。学着画出来
2.由上可以看出甲骨文是什么文字?反映什么朝代什么历史现状?
五、作业布置
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10课讲学稿
B(选做题):探究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1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
2.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结合各派的学术观点来讨论现实问题,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在辩驳中学会吸收对方思想的精华。
学习重点: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
学习难点: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他是 末年鲁国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和 两部分。他的言行由弟子们整理成《 》一书。
2.孔子还是伟大的 家,他创办 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结合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流派 人物 历史时期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及影响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
庄子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著《韩非子》
兵家 孙武
孙膑 战胜而强立,敌天下服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 的局面,历史上吧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 ”
二、合作探究
1.交流:孔子知识知多少?
2. 讨论: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训练巩固
1.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2.在下面这些思想家中,你认为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
A. 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4.孔子的言论已记载在: ( )
A. 《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
5.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儒家
6.(2011山东菏泽)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7.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9. (2011佛山)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0.材料分析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四、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五、作业布置
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11课讲学稿
B(选做题):你认为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理位置和功效,知道李冰父子在水利工程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2.知道编钟的出土地点,认识战国时期高超的音乐水平。
学习重点: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大型编钟
学习难点:了解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情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战国时期,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它有“ ”“ ”和“ ”等部分组成。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战国时期, 盛行。湖北随县出土的 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
3.除编钟之外,你还了解哪些我们祖先发明、创制的乐器?
二、合作探究
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
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②它是由当时哪个国家的谁主持修建的?
③你能说出“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几部分的作用吗?
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位于这次地震重灾区的防洪灌溉工程受损状况如何?
⑤它为什么会在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
三、训练巩固
1.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2.都江堰市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就位于这里。都江堰修建于 ( )
A.春秋时期 B.西周时期 C.西汉时期 D.战国时期
3.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送汩汩清流。”请你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
A.长城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 )
4.(2011山东聊城市)“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5. 我国许多古代遗址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指出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故宫 D.北京人遗址
6.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7.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建于隋唐时期②由李冰主持建造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978年5月,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整套编钟是 ( )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瓷器
9.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司母戊鼎 B. 整套编钟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10. 战国时期,某贵族举办一场大型音乐会,你认为最合适这种场合的乐器是( )
A.铜钟 B.编钟 C.铁钟 D.陶器
四、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请你翻译古文
2.上文说的是什么地方?
3.为什么是天府呢?
五、作业布置
A(必做题):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12课讲学稿
B(选做题):我国古代建造的还有哪些水利工程?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
——学习与探究活动之二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13 )课时
活动主题
主题词:张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调查建国六十一年来张掖的变化,调查近二十年来张掖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张掖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张掖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切身地感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使用有关书籍查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3.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
4.丰富历史知识,激发想像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全班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张掖的昨天”(1949年解放初);第二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张掖的今天”(1949—2010年);第三小组调查的主题是“近二十年来张掖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第四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张掖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张掖的建议。
2.向学生布置调查的各项要求:
(1)布置同学查阅书籍(可上网、到学校图书室或书店查找)。搜集有关图片。老照片、实物和音像制品;
(2)确定第一、二组同学调查的内容,制出调查表格,填写有关数据;
(3)第三组同学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向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调查近二十年来张掖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请部分家长做好准备,谈亲身体会;
(4)第四组同学在查询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张掖概况”的小文章,并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张掖的建议。
3.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4.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5.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各组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教室布置
(情景布置)在教室中悬挂中国行政区图、张掖行政区图,张贴有关张掖的风景名胜、市政建设的新老照片,家人不同时期穿着照片、60—70年代的粮票和市票及各种购物票证等,形成一种氛围。
二、主题活动的开展
1.教师致辞(活动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2.分组汇报调查成果
(1)第四小组汇报(张掖的由来及张掖概况)
(2)第一小组汇报:主题是“张掖的昨天”(1949年解放初)
注:内容要力求全面。(内容可涉及全市人口、城市建筑面积、工业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中学中专、小学、在校人数)交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等)
(3)第二小组汇报:主题是“张掖的今天”(1949—2010年)
注:可以将张掖1949年的各项数据与2010年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
(4)第三小组汇报:主题是“近二十年来张掖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注: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介绍。可以采用实物或多媒体技术进行汇报。
(5)师生交流:主题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六十年一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家庭近二十年来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注:有意识地请平时不积极回答问题,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谈感受。
(6)第四小组汇报:主题是“张掖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张掖的建议。
3.教师小结
三、活动的延伸: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
作业布置:
A(必做题): 完成《填充图册》;预习第二单元复习讲学稿。
B(选做题): 小作文:我的家乡------张掖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课时:1课时 主备人:张富 总第(14)课时
【课标解读】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6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考向指南】
本单元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关科技进步、社会改革的内容是中考的重头戏。其中商鞅变法、活跃的学术思想将是中考的热点。
【知识梳理】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都城阳城。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始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汤灭厦,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朝;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纣建立西周,都城镐京,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夏、商、西周三个暴君:夏的桀,商的纣,西周的厉王。
3.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授民授疆土”。
影响:通过分封诸侯,拱卫王室,,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巩固了统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管仲 尊王攘夷)。合纵连横。
5.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它们与原有的齐、楚、燕、秦并称“战国七雄”(问鼎中原 退避三舍)。东南西北中,齐楚秦燕赵魏韩。
6.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7.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
(4)承认土地私有; (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
8.甲骨文
(1)演变过程: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2)甲骨文的地位: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9.孔子和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春秋晚期)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注意“因材施教”。其言行记录在《论语》里
孟子(战国)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
道家 老子(春秋晚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墨家 墨子(战国) 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10.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1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2.战国时期,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最为珍贵。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09年甘肃中考)电影《孔子》热映,下列不能作为孔子的主张在电影中出现的 ( )
A.因材施教 B.仁者爱人 C.温故而知新 D.无为而治2.(2011年广东)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奉乾隆旨意领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陪唐玄宗考核县令的政绩
3.世界现在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时期的 (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青铜立人像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青铜器制造技术发达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D.各国之间的战争频繁
6.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7.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是 ( )
①道路以目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8.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下列中国先民兴建的工程中具有这一特点的是 (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9.(2010年甘肃中考)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远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废除旧贵州的特权 D.建立县制
10.在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强同学对中国古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要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文的遗址,他应该去 ( )
A.河南南阳 B.河南安阳 C.河南洛阳 D.河南濮阳
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1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3.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 )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变“任人唯亲”世卿制为“任人唯亲”的官僚制
15.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 )
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
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17.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 C.西周的建立 D.春秋战国时期
18.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祝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
19.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孙武 C.韩非 D.董仲舒
20.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据说楚庄王在争霸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都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谴使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它是 ( )
A.问鼎中原 B.毛遂自荐 C.卧薪尝胆 D.胡服骑射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变法法令:
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三、凡是在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者,免其徭役。
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措施极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4)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假如你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5)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6)(2010年甘肃中考)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22.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隆重举行。开幕式以巨幅画卷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璀璨的文明。其中,表演者打出三个不同的“和”字,既揭示了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和为贵的理念. 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
(1)请回答下面关于汉字字体发展的两个问题:
A.商朝时期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是 ( )
B.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和 ( )。
(2)(2011甘肃中考)孔子是中国的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请将孔子的称谓与主要思想填写完整。
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伟大的 家、 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是“ ”和“ ”。
作业布置:完成解读3-4页练习;预习第三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
周天子
统治阶级
军队
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