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温故知新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技术)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制度)
仅有的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寻找真理,在思想文化方面掀起了一场运动
③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思想)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2、通过学习能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6-58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01
0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p57-58)
03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概况? (P56-57)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P58)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的冲突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的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P56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①时间
②兴起标志
③代表人物
④口号
⑤阵地
1915-1923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民主与科学
P56-57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陈独秀
胡 适
李大钊
鲁 迅
代表人物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阵地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P57二
①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②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提倡民主与科学;P57三
口号(旗帜)
Democracy
Science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民主
自然、社会科学和看待事物的科学观点。
科学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
德先生
赛先生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文学革命。P58一
①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②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从前有个秀才到城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P57二
(2)提倡民主与科学;P57三
(3)文学革命。P58一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P57-58(1)-(3)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徐志摩喜欢上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中古近代第一桩西式离婚,打击了中国封建婚姻制度。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P58二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P58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P58二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评价: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但它打开了遏制新文化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P58二
时间
意义
代表
内容
新文化运动
阵地
1915-1923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学革命
思想解放运动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