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册 第三单元 老师和同学
课题名称: 第六课 画画坐着的人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坐姿的比例知识,学会用简练的线条写生坐着的人。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观察过程中,学习发现和表现不同坐姿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不同人物坐姿的动态特征和美感,感受写生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人物坐姿的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人物坐姿的动态特点。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纸、勾线笔、彩色铅笔等
教具:相关画家速写作品、教师范画、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人物坐姿比例知识,用线条写生坐着的人的比例和姿态。
拓展层面:能用变化的线条,细致地描绘人物的不同坐姿,并能添加道具和环境。
教学过程:
1、 观察与分析
1、请学生模拟各种坐姿的人物动作。
2、观察坐着的人、小组讨论坐姿动态特点,以及与直立的人的区别。
3、交流人物坐姿特征:上身与腿的转折及动态,人物的身体重心变化与坐姿的关系。
二、思考与示范
1、出示前一课作业,回顾写生的方法,思考坐姿人物的高低、正面或是侧面等问题。
2、教师示范:用与上节课同样的定位方法画出人物坐姿整体比例。
3、提示要点:
①根据坐姿比例,确定人物大动势线,抓住整体动态特征。
②用变化的线条和整体观察的方法,仔细刻画。
三、写生与指导
1、学生写生:
①定出比例
②概括动态特征
③线条生动简练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
2、出示评价内容:
①人物坐姿的比例基本正确
②抓住动态变化的特征
3、学生自评:说说哪些作品比例正确,哪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