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12、活泼的小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12、活泼的小猴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01 08: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册 第六单元 走近名作
课题名称: 第十二课 活泼的小猴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猴子的基本造型特征,以及动态变化的规律,学会用侧锋以及浓淡墨色表现猴子的动态。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猴子特征和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的过程中,学习不同表现猴子及皮毛质感的用笔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画特有的表现力,发现小猴的活泼与机灵的动态之美,热爱自然中的生灵。
教学重点:用笔墨表现猴子动态特征。
教学难点:浓淡墨色表现猴子的皮毛质感。
教学准备: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等
教具:同上,相关图片、同龄人作品、范画、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用深浅不同的墨色及不同的运笔技法表现活泼小猴不同动态。
拓展层面:能画出猴子的皮毛质感,根据一个主题画出诸多猴子活动的场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尝试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记忆中猴子的特征。
2、请学生在纸上以简笔画方式画出猴子的造型,请个别同学在黑板上画。
3、欣赏猴子活动场景的录像,引出课题。
二、观察与欣赏
1、观察猴子的一组图片或照片,深入了解猴子的外形特征。
2、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教师用拼板展示猴子的身体结构。
3、教师出示韩美林与刘继卣画猴的作品,并组织学生欣赏画家的不同风格。
4、学生讨论、分析作品中笔墨运用技法和特点。
三、作业与指导
1、教师示范用水墨画猴子的过程。
2、让学生尝试摆放拼板,表现猴子的独特变化。
3、欣赏同龄人作品。
4、作业要求:
①可依据拼板摆放的造型用深浅不同的墨色,画出猴子的各种动作与表情。
②主要表现正、侧面猴子的不同点。
③适当添加背景,加以衬托。
四、展示与评议
1、展示作品。
2、作业评价内容:
①是否表现出了猴子的动态。
②是否能表现猴子的皮毛质感。
③作品中是否恰当运用浓墨与淡墨。
3、教师总评,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4、教学拓展:鼓励学生运用本课所学方法描绘其他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