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
*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
在豆类、花生、小麦和谷类中
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
蛋白质更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大家知道我国第一头克隆羊叫
什么名字吗?知道她是怎么诞生的吗?
我叫阳阳
我是阳阳的妈妈
我是由妈妈的耳朵细胞培育出来的
基因工程-以DNA控制和蛋白质合成技术为核心
蛋白质是形成生命和进
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
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
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R—CH—COOH
NH2
羧基
氨基
NH2—CH2—COOH
2、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①甘氨酸
③苯丙氨酸
④谷氨酸
②丙氨酸
(氨基乙酸)
(α-氨基丙酸)
(α-氨基苯丙酸)
(2-氨基-1,5戊二酸)
CH3—CH—COOH
NH2
3、 α-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熔点较高,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一般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
R—CH—COOH
NH2
酸性
碱性
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 HCl
+ NaOH
+ H2O
甘氨酸与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甘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化学性质:(1)两性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化学性质: (2)成肽反应
(取代反应)
+ H2O
+
肽键
成肽反应:氨基酸分子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化合物的反应。
多种氨基酸分子按不同的排列顺序以肽键相互结合,可以形成千百万种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的多肽链。相对分子量在10 000以上的,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多肽,称为蛋白质。
α-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属于缩聚反应
【练习1】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A.乙酸
B.甲酸甲酯
C.甘氨酸
D.乙醇
C
【练习2】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肽的化合物共有(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练习3】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如下:
(1)该分子中的碱性基团是 ,
苯丙氨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该分子中的酸性基团是 ,
苯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两分子苯丙氨酸缩合成二肽的的化学方程式是
;
【练习4】下列四种化合物
① NaHCO3
② Al(OH)3
③ (NH4)2CO3
④ H2N-CH2-COOH
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
*
(第二课时)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组成:
蛋白质是由C、H、O、N、S 等元素构成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到几千万)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人体内所具有的蛋白质种类达到了10万种以上。
2、蛋白质的存在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如肌肉、皮肤、发、角、蹄、酶、激素、抗体、病毒;在植物中也很丰富,比如大豆、花生、谷物。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SARS病的凶手——冠状病毒,有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它进入人体后,借助人体内的原料合成病毒。其实当我们人体发病时,是它的蛋白质对我们起了作用。
SARS病毒的电子图片
3、蛋白质的结构
任何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天然状态下均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结构,这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自学探究
二、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肽键是一级结构的主键。
二级结构: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叠的空间结构
三级结构:二级结构
的肽链进一步盘曲折
叠形成亚基。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的立体排布、
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与布局
①溶解性:有些蛋白质(如鸡蛋清)能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
4、蛋白质的性质
③也具有两性——因为它由氨基酸组成。
②水解: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
NH2—CH —CO—
R
NH—CH —COOH
R
【实验】
④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溶液时,会使蛋白质从溶液沉淀出来,加水后沉淀又溶解。
盐析的应用:
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物理变化)
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可以分离或提纯蛋白质
⑤变性
【实验】
【补充实验】
分别取四支试管。加入2mL鸡蛋白溶液,编好号。
1.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2.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几滴甲醛溶液;
3.将第四支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最后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适量的水,震荡观察现象。
蛋白质均凝结,加入适量清水后,凝结的蛋白质不再溶解。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醛或加热均会使蛋白质凝结成沉淀。此过程不可逆(化学变化)。
蛋白质的这种彻底改变性质的变化叫蛋白质的变性
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
引起变性的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蛋白质的沉淀和变性
沉淀不一定是变性!变性常常沉淀!
不是变性的沉淀——盐析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乙醇 甲醛等有机物
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
①重金属为什么有毒?
②为什么误服重金属盐类时, 可以喝大量的牛奶、蛋清或豆浆来解毒?
③为什么医院用高温,照紫外线,喷洒苯酚和酒精溶液消毒?
④为什么用甲醛保存生物标本?
⑤为什么衣服有汗渍时,不能用热水洗?
⑥为什么在农业上用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来消灭病虫害?春天为什么要在树木的枝干上涂抹石灰浆
⑦烫发、夏天打阳伞对皮肤有何作用?
⑤颜色反应
【实验】
用途:可以用来鉴别蛋白质。
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加热颜色变黄。
实验现象:
含有苯基的蛋白质均能发生这个反应。如皮肤,指甲等。
⑥灼烧蛋白质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用途:鉴别棉织品与羊毛、真丝织品。
现有四种绒线,如何鉴别哪种是纯毛线?哪种是纯棉线?哪种是腈纶线?哪种是半毛线?
蛋白质
动物的毛、蚕丝是很好的纺织原料
动物的皮革是衣服的原料
驴皮熬制的胶是一种药材——阿胶
牛奶中的蛋白质与甲醛制酪素塑料
各种生物酶均是蛋白质
食物(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
5、蛋白质的用途
三、神奇的蛋白质——酶
——生物催化剂
1、什么是酶
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对生物体内的
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自学探究
①专一性
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反应。
②高效性
是化学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③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常温可反应,30 ℃ ~50 ℃活性最强
2、酶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
自学探究
四、核酸
1、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相对分子量可达十几万至几百万。
2、核酸在生物体的生长、繁殖、遗传、
变异等生命现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具有酸性
4、分类:
(1)脱氧核糖核酸(DNA):生物遗传信 息 的载体;还指挥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和制造新的细胞。
(2)核糖核酸(RNA):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的性质特点
一、具有两性
二、水解反应
三、盐析
四、变性
五、颜色反应
六、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C
AD
3、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饱和硫酸钠溶液
B.浓硫酸
C.甲醛溶液
D.硫酸铜溶液
A
4、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酸催化水解
C.蛋白质的变性
D.FeCl3的水解
C
D
5、把①蔗糖 ②淀粉 ③纤维素 ④蛋白质在稀硫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是( )
A.①和② B.只有③
C.只有④ D.只有②和③
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酸,它可以杀死食物及水中的少量病菌,因此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配料标准:鸭蛋800枚,重约60公斤,水50公斤,纯碱(碳酸钠)3.3公斤,生石灰14公斤,黄丹粉150克,食盐2公斤,红茶末1公斤,柏树枝250克。
⑴在医药上,汞溴红常用于伤口表面的消毒,是利用了汞离子的杀菌作用;
⑵在农药上,广泛使用的“波尔多液”是由石灰乳和胆矾制成的,是利用了Cu2+的杀菌、杀虫作用;
⑶在建材上,为防止木材的腐烂,可将木材用某些重金属盐的溶液进行浸泡,如铁路上使用的枕木,常用ZnSO4溶液浸泡,就是利用了Zn2+的杀菌作用;
⑷在日常生活中,用硫酸铜溶液消毒游泳池,也是利用了Cu2+的杀菌作用。
常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表面消毒;用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浸泡动物尸体,久置不腐烂;用很稀的甲醛溶液来浸泡种子,以杀死表面及里面的虫卵、细菌等;用甲苯酚跟肥皂水配成的“来苏尔”,常用于卫生室内外的环境消毒。
针头和注射器均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消毒。
在医院的病房里,常常安放紫外灯,其目的就是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在一些高级宾馆里,常备有紫外线消毒橱,用于餐具等的消毒;现在各种饮料、啤酒、矿泉水等所用水的消毒,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紫外线发生器发出的紫外线,经一定时间的照射来完成的。
紫外线消毒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