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人音版(简谱) 一年级上 小鼓响咚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 人音版(简谱) 一年级上 小鼓响咚咚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31 18: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鼓响咚咚
教学内容:认识鼓;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即兴表演;唱《小鼓响咚咚》。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鼓的家族,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节奏练习(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形坐,中间放一面鼓。)
介绍打击乐器:鼓
教师:上课啦!小朋友们看!(教师很神气的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鼓。小鼓会说话,你们听:教师敲击节奏XX X │XX X ||。
教师:小鼓说的是“鼓语”,我也不知道它说了什么?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吗?(教师敲击节奏,然后请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有的学生说:咚咚咚、咚咚咚;教师可以说:很好!还有不同的吗?当有学生说:小朋友 │你们好||的时候,教师说:真好!我们一起说一遍!教师敲鼓,学生跟着鼓点说一遍。再巩固一下,照顾全班的学生:我们再来一遍!)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它振动而发声的(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鼓身通常是用木头做的,正是有了空空的、大大的鼓身,才会和鼓面一起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二、知识延伸
1、导语:其实啊,小鼓还有很多家庭成员呢!你知道还有那些鼓吗?
2、介绍、了解其他鼓: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鼓的家庭还有很多成员呢,看!教师展示四川的威风锣鼓、朝鲜长鼓、南美康加鼓、瑶族长鼓的图片给学生看。(教师站在外圈出示图片,并走一走圆场步,再把图片放在黑板槽内。)
3、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有小朋友想上来看一看、摸一摸吗?(会有很多学生举手或者一拥而上。)
4、学生敲一敲,感受鼓不同的音色:
(1)启发学生大胆的摸一摸鼓:小朋友,大胆的摸一摸!
(2)启发学生模仿鼓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再敲一敲小鼓,给大家听听鼓的声音!(学生敲一敲小鼓)你们能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吗?(当学生说到鼓的声音咚咚咚的时候,教师说:恩!小鼓的声音是咚咚咚!还有的学生会说大鼓的声音是咚咚咚;小鼓的声音是嗒嗒嗒,教师可以说:哦!原来啊,不同大小的鼓的声音是不同的!)
(3)感受鼓边、鼓身的声音:小朋友,再敲一敲鼓边呢?它和鼓心的声音相同吗?再敲一敲鼓身呢?是什么声音?(学生敲鼓边,并模仿鼓边的声音:嗒嗒嗒)
三 、学唱歌曲:
(一)创设情境
1、按节奏读歌词:它还是一面怎样的鼓呢?跟着老师按节奏把歌词读一遍。(教师一边按节奏读歌词,一边做动作。老师读一句,学生的读一句。)
2、教师:知道这是怎样的一面鼓了吧!学生自由说。说出来后教师小结,说不出来,教师小结:你叫它唱歌,它就说咚咚咚;娃娃在睡觉,它就说懂懂懂。)
(二)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小鼓懂事吗?我们想不想用歌声称赞一下呢?跟着我一起来唱吧!教师范唱(播放歌曲伴奏,教师一边唱歌曲一边做动作。)
2、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着钢琴唱歌曲:这首歌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3、教师指导学生唱得不准的地方:
教师:孩子们,你们在唱得过程中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或者还有哪一句歌词还唱不好呢?
(三)歌曲处理:
1、教师:小鼓真听话,你叫它唱,它就“咚咚咚”。(教师用f的力度敲击鼓面。)真神奇啊!你们会不会神气的唱一唱第一段歌曲呢?(学生用神气的声音唱第一段歌曲。)
2、教师:小娃娃在睡觉,它轻轻的说:“懂懂懂”。(教师用p的力度敲击鼓面。)它懂事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呢?(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问:声音很大呢还是轻轻的?学生再用轻轻的声音唱第二段歌曲。)
3、神气的、有力度变化的唱歌曲:我们能不能像刚才那样唱呢?你叫它唱,它就“咚咚咚”;小娃娃在睡觉,它轻轻的说:“懂懂懂”。好,我们再唱一唱歌曲。(放范唱,教师指挥学生神气的、有力度变化的唱歌曲。)
四、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作即兴创编、表演:
1、导语:通过歌曲的学唱,老师知道你们已经和小鼓交上了朋友,祝贺你们。老师还知道,课前你们还动手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谁向上来介绍一下他的创意呢?
2、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
3、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你们自己制作的这些打击乐器还可以为今天学习的歌曲伴奏呢!
五、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