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3、能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内容:
合作方式:
目的:
1923年6月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广州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共产党代表:
1924年1月
广州
孙中山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林伯渠简介
林伯渠,湖南安福县人,1886年生。早年加入
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
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
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
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1960年林伯渠先生逝世。
瞿秋白简介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1899年生。1922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23年,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前锋》。 1925
年1月至1928年7月先后任中共中央局委员、常务委员会委
员、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
主席。 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
中央执委会主席团成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
李大钊
毛泽东
瞿秋白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共产党代表:
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孙中山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的创办
时间:
地点:
创办人:
名称:
校长:
政治部主任:
作用: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蒋介石
周恩来
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蒋介石简介
蒋介石,生于1887年,
浙江奉化人,历任黄埔军
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
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
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
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
总裁,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1975年4月5日在台北逝世。
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1898年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
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
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
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二、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
2、对象:
3、总司令:
1926年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蒋介石
吴佩孚简介
吴佩孚,生于1874年,山东蓬莱
人。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
陆军曹锟部管带,后升任旅长。护国
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
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
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
1919年12月,继承直系军阀首领。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牙医谋杀身亡。时年65岁。
孙传芳,山东泰安人,1885年
生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8年毕业
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历任
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
1925年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
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
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1927年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九一八事变后,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1935年11月13日,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张作霖,1875年生于奉天省
海城县北小洼村人。北洋军奉系首
领。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
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将其招安。
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
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第二次直奉
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
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被日本关东军炸成重伤,不久逝世,享年53岁。
二、北伐胜利进军
4、主要战场:
① 著名战役:
湖南、湖北
长安
长沙
南京
北京
南昌
张 作 霖
孙 传 芳
湖 南
东 海
渤 海
黄 海
南 海
广州
九江
上海
桂林
郑县
五原
台湾
湖 北
武昌
吴 佩 孚
汀泗桥和贺胜桥
战役
贺胜桥
汀泗桥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溃逃路线
第四军独立团
② 著名部队:
二、北伐胜利进军
③ 著名将领:
长安
长沙
南京
北京
南昌
张 作 霖
孙 传 芳
湖 南
东 海
渤 海
黄 海
南 海
广州
九江
上海
桂林
郑县
五原
台湾
湖 北
武昌
吴 佩 孚
贺胜桥
汀泗桥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溃逃路线
叶挺
叶挺简介
叶挺(1896—1946),广东惠
阳人。1922年任孙中山的卫队团
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
团团长。1926年北伐战争中,率
领独立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
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获得了“北伐名将”的声誉,所部被称为“铁军”。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中负伤被捕。1946年3月获释,同年4月8日由重庆反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二、北伐胜利进军
5、北伐战果:
长安
长沙
南京
北京
南昌
张 作 霖
孙 传 芳
湖 南
东 海
渤 海
黄 海
南 海
广州
九江
上海
桂林
郑县
五原
台湾
湖 北
武昌
吴 佩 孚
贺胜桥
汀泗桥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溃逃路线
(1)在湖南、湖北消灭吴佩孚的主力。
(2)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3)攻占南京、福建、浙江、上海。
(4)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1)1927年1月,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有200万人。
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二、北伐胜利进军
6、北伐的影响:
(2)1926年11月,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
员增加到20万人左右。
(3)上海工人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背景: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年 月, 在
上海发动了 ,
并在南京建立 。
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927 4
蒋介石
“国民政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4月初,蒋介石约集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张静江、吴稚晖等10余人,举行反共秘密会议,决定立即以暴力手段“清党”,后又与汪精卫密谋,准备进行反革命政变。11日晚,蒋介石密令: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当晚,蒋指使杜月笙诱杀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汪寿华。12日凌晨,被蒋介石收买的青帮武装分子冒充工人,向分驻各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袭击。随后,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解除2 000名工人纠察队的武装。13日上午,上海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广场举行有10万工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会后整队游行,当队伍行至宝山路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屠杀,群众死百余人,伤无数。此后,蒋介石继续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即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共产党人
国民革命
分共会议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分共会议
1927年7月, 在武汉召开“ ”。他们大肆屠杀 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 失败了。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汪精卫
汪精卫介绍
汪精卫,祖籍浙江山阴,1883年生
于广东三水,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
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
国留学。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
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
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
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分共会议”简介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召开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正式作出关于“分共”的决定,公开背叛孙中山所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随后不久,汪精卫等就和蒋介石一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
5、南京政府北伐:
年 6月,北伐军进至 、 一带。
1928
天津
北京
太原
北平
石家庄
历城
开封
南京
天津
徐州
蒋介石
李宗仁
阎锡山
冯玉祥
张 作 霖
6、皇姑屯事件:
太原
北平
石家庄
历城
开封
南京
天津
徐州
1928年奉系军阀 在退往关外途中,在 被日本人炸死。
张作霖
皇姑屯
皇姑屯
沈阳
长安
长沙
南京
北京
南昌
湖 南
东 海
渤 海
黄 海
南 海
广州
九江
上海
桂林
郑县
五原
台湾
湖 北
武昌
吴 佩 孚
贺胜桥
汀泗桥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溃逃路线
7、东北易帜:
1、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
子 发表通告,宣布
“ ”。
东北易帜是南京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
张学良
2、意义:
沈阳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张学良简介
张学良,1901年生。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1928年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病逝于檀香山。
我的收获
1、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2、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的校长是 ,政治部主任是 :作用 ,
为 作准备。
4、北伐对象: 、 、 ;主要战场: 、 ;
著名战役: 、 ;著名将领是 。北伐的结果是消灭
了 、 的主力,北伐军从 打到 流域 。
5、蒋介石发动 ,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大肆屠杀 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6、南京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
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湖南、 湖北
汀泗桥、 贺胜桥
叶挺
吴佩孚
孙传芳
珠江流域
长江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分共会议
共产党人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东北易帜:
蒋介石
周恩来
1、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
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
A
课堂训练
2、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时期,我党
最深刻的教训是( )
A.无产阶级必然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B.要和农民保持巩固的革命联盟
C.共产党必须坚持自己的革命纲领
D.要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A
课堂训练
3、1927年4月前,中国共产党员人数是5.7万人;1927年4月后,中国共产党员人数是1万多人。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捕
B.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
C.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
D.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常员牺性
B
课堂训练
(1)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
(2) 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 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4) 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5) 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问题思考:P73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课堂训练
第15课默写
1、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2、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的校长是 ,政治部主任是 :作用 ,
为 作准备。
4、北伐对象: 、 、 ;主要战场: 、 ;
著名战役: 、 ;著名将领是 。北伐的结果是消灭
了 、 的主力,北伐军从 打到 流域 。
5、蒋介石发动 ,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大肆屠杀 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6、南京政府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第16课预习
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其领导人: 、 、朱德、 、 等
2、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的会议是: 。
3、 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领导人是 。
4、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5、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6、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 军,军长是 ,党代表 。
7、 和 拉开了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8、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9、面积最大的根据地是 。
贵定四中 周珠红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