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同步复习卷-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同步复习卷-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1 15:2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与密度单元同步复习卷-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由液体变成固体时,它的质量要发生变化
B.同一物体放在南极和赤道时,测出的质量是不同的
C.地球上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就要发生改变
D.同一物体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月球上,它的质量是不变的
2.用天平称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
A.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无法判断
3.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方向的发展,汽车内饰件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料在汽车上的用量日益增加。之所以用塑料代替钢铁,是因为“塑料比铁轻”,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  )
A.塑料比钢铁轻一些 B.塑料的密度比钢铁小
C.塑料的质量比钢铁小 D.塑料和钢铁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4.三个相同的足够高的柱形容器中装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容器中使其浸没,液面恰好相平,已知ρ铜>ρ铁>ρ铝,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5.物理老师将质量相等的白醋、水、白酒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瓶子中(ρ醋>ρ水>ρ酒),要求同学们将白醋找出来。小刚同学说打开瓶子,闻一下味道就可以了;小明同学说,不需要这么费事,只要看一下瓶子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就能分辨了。根据小明的办法,可以知道(  )
A.甲中是白醋 B.乙中是白醋
C.丙中是白醋 D.条件不足,无法分辨
6.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探放在己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2 B.4:3
C.2:3 D.1:2
7.将一个金属小球浸没在装满酒精的烧杯中,烧杯中溢出的酒精的质量为,若将该小球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烧杯溢出的水的质量为(,)( )
A. B. C. D.
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a、b、c 三种物质组成体积相同的物体,则c物质物体的质量最小
B.b 物质的密度是1.0kg/m3
C.c 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两倍
D.a、b、c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体积无关
9.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10.甲、乙两种金属密度之比为4∶1,可以将它们按照不同比例均匀混合成不同型号的合金。I型合金的混合比例未知,II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质量之比3∶2均匀混合而成,III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2∶5均匀混合而成。用I型合金来制造某航空零件,能在零件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比仅用金属甲时质量减少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质量之比9∶5均匀混合而成
B.I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7∶8均匀混合而成
C.II型合金的密度与金属甲的密度之比为1∶2
D.III型合金的密度与金属乙的密度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11.某种物质 __________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查密度表可知,这几种液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__________;体积相同的牛奶和水,__________的质量较大。
物质 密度值(千克/米3)
牛奶、海水 1030
纯水 1000
汽油 700
12.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其容积为10dm3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___物质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
14.在八百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如图这种流行于民间的玩具式走马灯,如果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加热烛焰上方的空气,导致空气受热膨胀,密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空气将_______(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绕蜡烛旋转”),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
15.小明想知道所喝奶茶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杯子和奶茶的总质量为 76.2g,倒入量筒中 40cm3 后,再用天平测出杯子和剩余奶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示,则倒入量筒中奶茶的质量为___________g。经过计算可知,奶茶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16.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从4℃升高到10℃时,水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水的温度在0℃~4℃的范围内时,水具有______(选填“热胀冷缩”、“热缩冷胀”)的性质。
三、实验题
1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 ______,调节好天平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乙;
(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______g/cm3;
(5)若操作第(3)步骤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 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 ______的杯子。(ρ水=1g/cm3)
18.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___________kg/m3;
(5)回到家后,小明想知道家里的84消毒液的密度,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84消毒液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______(选填“瓶口”或“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
④则84消毒液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四、计算题
19.贵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的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是连贵州本地人都十分爱去游览的地方,它的湖泊面积大,水域总面积为 5.72×107 平方米,蓄水量可达6 亿立方米,为贵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据专家考证出来的数据显示,红枫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大12 倍,相当于6 个杭州西湖。(已知水的密度 ρ水= 1.0×103kg/m3)。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假设红枫湖是一个圆柱形的水库,表面积为 5.72×107 平方米,则湖水水深多少米?
(2)红枫湖蓄满水的质量是多少吨?
(3)杭州西湖蓄满水的质量是多少吨?
20.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4g,问:
(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3)求(2)问中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已知:ρ钢=7.8×103kg/m3,ρ煤油=0.8×103kg/m3)
21.一烧杯的容积是250ml,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50g。完全相同的另一烧杯中装有部分酒精,总质量为180g;放入一金属球使其浸没,酒精刚好将烧杯装满,烧杯、酒精和金属球的总质量为460g。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求∶
(1)烧杯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2)金属球的体积;
(3)若该金属球是空心的,且空心的体积为50cm3,则制造该球所用金属的密度为多少kg/m3?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B
6.A
7.C
8.C
9.C
10.B
11.单位体积 汽油 牛奶
12.2.5kg/m3
13.甲 1:4
14.变小 向上运动
15.42 1.05×103
16.不变 变大 热缩冷胀
17.零刻度线 1.1 偏大 牛奶
18.左 49 偏小 0.8 0.8×103 A处
19.(1)10.49m;(2);(3)
20.(1)空心;(2)258g;(3)4.3g/cm3
21.(1);(2);(3)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