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溶液复习练习1)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溶液复习练习1)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1 16: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溶液复习练习1
1.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
A. 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 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糖水是混合物 D. 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2.从100毫升16℃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取出10毫升(温度不变)。下列关于这1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溶质是原溶液中溶质的 D.仍是16℃时的饱和溶液
3.为有效防控疫情,75%的酒精溶液作为常见的消毒用品进入生活,下列关于75%酒精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75%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B. 酒精溶液每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 酒精溶液中的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 75%的酒精溶液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4.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④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⑦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⑥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⑤⑥
5.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蒸发一段时间后,杯底有少量食盐结晶出来。此时杯中的盐水(  )
A.上面的淡,下面的咸 B.下面的淡,上面的咸
C.各部分一样咸 D.咸淡分布情况是偶然的
6.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C.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D.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7.右边的概念图有助于对概念间包含与并列关系的理解。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对应图中abc的是( )
A. 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 B.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C. 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 D. 脊髓、小脑、脑干
8.下列对物质的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溶解性有强也有弱,强弱不同
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 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9.下列既能影响食盐的溶解能力,又能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是( )
①温度 ②食盐颗粒的大小 ③是否搅拌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10.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
温度/℃ 使用溶质 使用溶剂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20 碘2克 酒精10克 全部溶解
20 碘2克 水10克 部分溶解
从上表中分析可知,与物质溶解能力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
A. 温度 B. 溶质的性质 C. 溶剂的性质 D. 溶质的质量
11.在一定温度下,把ag物质加入bg水中,则所得溶液的质量(  )
A.小于(a+b)g B.等于(a+b)g
C.大于(a+b)g D.不大于(a+b)g
12.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NaCl的质量/g 0 2 7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
B.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 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13.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图示的是( )。
A.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
B.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D.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4.有M、N两种物质,20℃时20克水最多溶解5克M,6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10克N。则M、N的溶解度大小是( )
A. M>N B. M1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下列各物质,能使U形管中左端的液面升高该物质是( )
A.食盐 B.蔗糖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16.20℃时,把36g氯化钠放入64g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26.5%
C. 溶液质量为100g D.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 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的质量越大
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18.向蒸馏水中加入NaOH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D.d点时溶液的质量大于c点时溶液的质量
19.下表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我能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1)40℃时,KCl的溶解度是   g;将50gKCl固体加入100g水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g.
(2)将20℃时134g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时,至少要加入   gKCl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20.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氯化钠和纯碱。已知氯化钠、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克) 35.7 35.8 36 36.6 37.3 38.4 39.8
纯碱(克) 7.1 12.5 21.5 38.8 … 43.9
(1)冬天常有大量某种晶体在湖底析出,夏天则几乎没有该晶体出现,试判断这种晶体为________,其理由是 。
(2)若人们想从湖中捞到氯化钠晶体,最好选在________(选填“冬季”或“夏季"),其理由是
21.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据此画出不同温度下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关系。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0
(1)t1的范围是    (填序号)。
A.t1<20 B.t1>40
C.20<t1<40 D.不确定
(2)t2℃时,将55g硝酸钾投入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为将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填序号,下同),且所得溶液中质量分数更小的是    。
A.降温至20℃ B.恒温蒸发50g溶剂
C.加入50g硝酸钾 D.加入50g该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22.如图1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①50℃时,KNO3 的溶解度   (填“<”“>”或“=”)NaCl 的溶解度。
②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 KNO3 固体配成40℃的溶液,再冷却到10℃,烧杯中析出的固体的质量为   g。
③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的实验方案是 
  。
④60℃时,在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取 xgNaCl 和 xgKNO3 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
Ⅰ.加入甲烧杯中的固体是   (填“NaCl”或“KNO3”)。状态1时,甲烧杯中未溶解的固体最多有   g,要使固体全部溶解,最适宜的方法是   。
Ⅱ.状态2时,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可能为  。若向乙烧杯中继续加一定量的该溶质形成状态 3,如图3所示,则坐标图中符合实际结果的描点可能是   (选填编号)。
23.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 37.3 37.8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此时若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2)碳酸钠的溶解度在10℃至40℃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 将100g的水加入有30g碳酸钠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 溶液”),将上述烧杯加热到30℃,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对上述提纯后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析出的晶体硝酸钾没有一定的熔点
24. 在60℃的恒温条件下,200g的甲物质溶液蒸发掉20g水,能析出1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再蒸发20g水又能析出20g不含结晶水的甲物质,那么原溶液中质量分数为_多少?在此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多少
参考答案
1-18 BADDC BCCAC DABDC CDB
19.(1)40 140 (2)11.5
20. (1)纯碱;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冬天温度低,它从湖水中大量析出
(2)夏季;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夏季水分蒸发剧烈,它会从溶液中析出。而夏季温度高,纯碱在温度高时溶解度较大,析出较少。
21. C 155;AB;A。
22.分析 :④如图2中,Ⅰ、加入甲烧杯中的固体是NaCl;若状态2时乙中液体恰好饱和,则2X=110g,X=55g,故状态1时,甲烧杯中未溶解的固体最多有55﹣37.3=17.7g;
故答案为:Ⅰ①>;②28.1;
③在相同温度下,比较在100g水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NaCl和KNO3的质量;
④I、NaCl;17.7;加水; II、52.4%;AC。
(1)36;26.5%(2)增大;饱和溶液;23.1%(3)冷却热饱和溶液;A
47.5% 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