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8 刘胡兰 课时 2课时
备课人 单位
课前预习及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圈出文中生词,文章读熟。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影《刘胡兰》片段,生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反、村、被、关”6个字,会写词语“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的意思,初步了解刘胡兰勇于斗争、顽强不屈的英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民兵、知道”等5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等词语的意思。
教 学 过 程 修改建议
一、电影赏析,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正值我们建党100周年,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在这100周年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也创造了许多辉煌,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伟大领袖毛泽东,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齐读)引出课题: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是谁让毛主席如此动容?(板书:刘胡兰)。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题词入手,再读文,刘胡兰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会更加立体、鲜明。)2.引导观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英雄故事——《刘胡兰》 ,“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作为左右结构的字,如何才能写得更美观?师生交流写法: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宽右窄,左右同高,左边“文”第四笔的捺变点。3.师范写,生练写。3.导入新课: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刘胡兰牺牲了生命。时间来到了1947年,这一年又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影视资料。(出示电影片段)我看到大家的意犹未尽,大家一定想知道刘胡兰最终的选择吧?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胡兰的故事。(设计意图:电影片段的插入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现场氛围,为理解文本做铺垫;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本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二、朗读课文,认读字词1.引导读文: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那接下来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更出色。出示朗读要求:(1)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2)开火车读课文,纠错正音: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同学之间进行点评、修正。a引导观察,区分读音:我们发现有一个字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但是读音不一样,谁能找出这两个词,以及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名读。课件出示多音字“血”,我们可以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血淋淋、鲜血”,再观察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明确:xuè(鲜血) (血压) (血液)(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血 xi (血淋淋)(抽血)(出血)(多用于口语)b随文识字:“烈”,可联系上下文,知道“烈士”一词指为正义、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人。引导读词:从刚才的朗读中,我发现了几个大家不太熟悉的词语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课件出示: 年轻 村子 知道 广场 收买 出卖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民兵、铡刀 (2)利用反义词理解词语:出卖 收买 三、圈点批注,感受危机1.出示第一自然段文本,引导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应用什么语气读?3.学生齐读文本后,引导学生自主圈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明确。4.引导思考:敌人之所以将刘胡兰关起来,其目的是什么?生讨论,教师明确:敌人想从刘胡兰口中知道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5.引导朗读:敌人是怎样一步步逼问刘胡兰的呢?请大家边读边用括号标出敌人说话的内容。(课件出示敌人说的话)(1)从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话,你悟出了什么?(敌人:凶狠、气极败坏、想尽办法威胁刘胡兰)你能不能读出敌人的恶狠狠?(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敌人分别采用了哪些手段 (教师随机板书:收买 威胁 毒打 )(4)什么是“威胁”?请你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一下。是啊,当敌人发现用钱财不能达到目的时,于是变本加厉采用武力甚至是死亡胁迫,妄想让15岁的刘胡兰屈服。所以“用武力、权势胁迫使人屈服就是威胁。”你们看,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四、巩固基础,规范书写指导书写: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两个左右结构字:“村、被”,“村”字左窄右宽,“被”字左右基本等宽。在书写时还要注意,“村”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书空后,指导书写。其实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面对敌人如此凶狠的迫害,刘胡兰会做怎样的选择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刘胡兰》的故事。
板 书 设 计
18. 刘胡兰 收买
敌人 威胁 刘胡兰毒打
第 二课 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刘、兰”等10个生字,规范书写“道、兵”2个字。2.分角色朗读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讲述故事。3.联系上下文理解“牺牲”的意思,感受刘胡兰忠诚于党和人民、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讲述故事。借助关键词语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英勇不屈、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教学难点】感受革命先烈忠诚于党和人民、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教 学 过 程 修改建议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1)认读词语:我们来继续学习《刘胡兰》的故事,这些词大家还记得吗?年轻 刘胡兰 村子关押 收买 威胁开火车读词语(2)引导表达:你能用上面的词语,串联出上节课我们所讲的故事吗?2.导入新课:是啊,为了让刘胡兰“自首”,敌人们可谓是百般刁难,那么刘胡兰是如何选择的呢?预设:刘胡兰毫不屈服(板书:毫不屈服)引导思考:你从哪里看出来刘胡兰的毫不屈服呢?请你再读课文,用“ ”画出刘胡兰面对敌人三次问话的回击。二、再读课文,感受人物1. 引导朗读:课件出示刘胡兰回答敌人的话。我们要应该怎样读?请你仔细观察这三句话,你发现了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感叹句,明确刘胡兰此时的决心与对敌人的愤慨。刘胡兰怎样地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大声 愤怒 挺起胸膛)师生创设情境朗读: 师:当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生:我不知道! 师: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生: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师: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生: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教师补充刘胡兰被带走的小细节: 刘胡兰妹妹回忆说,她被敌人带走时,特意把奶奶生前留给她的指环摘下,取出手绢以及一个用完却没扔弃的万金油盒交给了母亲。母亲当时不解,事后才意识到,姐姐既已把最珍视的东西留给亲人,就是决意与敌人决战到底。 (设计意图:小细节的补充,让刘胡兰那种无畏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3)再读文本,读出刘胡兰的勇敢、视死如归,对敌人的仇恨。联系上下文理解“牺牲”。(联系上文的铡死、烈士,下文的挽词理解“牺牲”就是为了正义事业而被害。)
3.同桌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5.结合文中刘胡兰的动作描写与上课伊始的电影片段,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三次对话的演示。(配乐)同学之间进行点评(语气、表情、动作),再尝试。(设计意图:通过读与找句,培养学生自主感悟课文的能力,并能通过交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最后的课本再现环节,更是为了引起对人物理解的共鸣。) 三、挽词总结,情感升华引导朗读:刘胡兰14岁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她的誓言掷地有声:“我入党后,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坚决革命到底!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敌人面前不屈服!”入党时的誓言,她用青春的热血应答。刘胡兰牺牲时,年仅15岁,她的一生短暂而光辉,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让我们齐声朗读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以表示我们对烈士的怀念。师生齐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你们变成了祖国的希望,希望你们也能为我们的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四、随文练说,分享感动1.引导讲述:《刘胡兰》的故事讲完了,你能借助板书中关键词句的提示,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2.同桌练习,指名讲故事,同学进行点评、补充再讲。3.引导思考:《刘胡兰》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自由发言。五、作业布置教师总结:同学们,有千千万万像刘胡兰这样的先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辜负他们的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今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大会上,豪迈的誓言响彻天安门广场: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播放视频)。希望你们也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国献力!课下让我们共同搜集英雄故事,把这些故事像今天一样分享给朋友听、分享给亲人听,让革命烈士的故事永远传承下去!让革命者的精神代代相传!
板 书 设 计
18.刘胡兰敌人(凶狠) 刘胡兰 (毫不屈服)
收买 大声
威胁 愤怒
毒打 挺起胸膛
教 学 反 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liú mín bīng f n cūn zi ( )胡兰 ( ) ( )动派 ( ) bèi bǔ zhī dào guān zài ( ) ( ) ( )二、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①用财物或其他好处笼络人。( ) ②用武力、权势胁迫。 ( ) ③形容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 ) ④为坚持信仰而死。 ( )三、填词练习。 ( )的天 ( )的共产党员 ( )的铡刀 ( )的北风四、我能填。 bèi dào guān( )捕 ( )车 ( )看( )课 ( )来 开( )( )壳 知( ) ( )府填一填: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写的挽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