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5.1 《什么是周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5.1 《什么是周长》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1 10: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5页、46页“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周长的意义,会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学生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感知一周。
师:同学们来到这间明亮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那么,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学习这一节课。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1、感知一周,用手摸一模。
随后,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蚂蚁经过的路线就是树叶的一周,接着和学生一起用手摸一模树叶的一周,反复的摸(包括:顺时针方向摸,逆时针方向模,从不同的位置去摸),感知什么是一周,感知树叶的一周。
2、同学们,不仅树叶的表面有一周,许许多多物体的表面都有一周,请在你的身边找一找吧!摸一摸你课桌面的一周,摸一摸你数学书封面的一周,摸一摸你文具盒表面的一周。摸一摸你橡皮表面的一周……学生跟着老师的口令摸摸这些一周。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仅树叶有一周,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物体都有一周。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还有那些物体有一周,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接着,老师让学生观看课件中的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让学生们找一找他们的一周在哪里?加深对一周的认识,为教学周长做好铺垫。
3、让学生打开数学书45页,试着在书上一笔描出树叶的边线和数学书的封面的边线。动笔之前,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注意:要沿着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的边儿描,还要描完刚好一圈,学生们小组讨论、明白了要领之后,再让学生开始动笔。老师巡视一周,去发现学生们描的怎么样?可以和学生交流一下,看着树叶的轮廓,让学生指一指他描的起点在哪儿 终点在哪儿?再看着数学书的封面的轮廓,指一指他描的起点在哪儿 终点在哪儿?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明白起点和终点是同一个点,起点和终点重合了,这就是一周。
老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描的,有的小朋友是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描的,都是正确的。你们都描出了树叶的一周。
(设计思考: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摸一摸”等活动,进一步建立“一周”的表象;加深对“一周”的理解。)
4、观看课件,引出“周长”的定义。
师询问:“你们可知道“一周”如何用数学上的语言来表述?
观看课件,让学生朗读小蚂蚁说的一句话“我爬过的一周就是树叶的周长。”引出周长的定义,老师带领学生们朗读几遍,加深印象。
随后,让学生认识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引出周长定义: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教师结合课件和实物,强调周长的定义。
5、询问学生想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引出如何测量周长?先说一说,再测量。
说一说
(1)、可能有哪些测量方法?你们准备用哪种?
(2)、选择哪些测量工具?(学具盒中选择工具)
(3)、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
做一做
实际进行测量
学生们测量时,一边放着音乐,老师一边巡视,观察学生们如何测量?
同时让学生分两组在黑板上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是如何测量的?
——生1: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生2:要选准测量工具。
——生3:要注意测量工具的使用。
——生4:用线要紧紧围绕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
——生5:测量完以后,还要把线再测量一下。
学生们讲完以后,教师小结一下,重点强调测量方法和周长的定义。
6、练一练
(1)教学完周长以后,让学生练一练,描一下蜗牛爬过的路线,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定义的理解。此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用手描一描,更形象,更直观。
(2)做一下书上45页的练习,数一数书上三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数他们的周长?数之前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估计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让几个学生发言,使得学生们都知道如何去数一下几个图形的周长,教师适时小结。之后和学生们一起观看课件,并用手分别描一描这三个图形的周长。
三、课堂小结。
1、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作业。书上46、47面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