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
2、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3、会选择组装氧气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4、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用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2、进步体会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3、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 ,学会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
2、初步形成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与装置 难点:学会探究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
【教学用品】试管、过氧化氢溶液、MnO2粉末、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水槽、集气瓶、毛玻片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讨论、探究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 环节 学习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获得 氧气 的方法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电解水 3分离液态空气法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复习回顾引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展示教学目标 自学 指导 氧气制取的药品原理 列出以下物质 1.寻找可以制氧气的原料 氯化钠 铜 水 过氧化氢溶液 高锰酸钾 氯酸钾 2从简便、快捷、安全、 可控、节约、 环保 等方面,寻找合适的反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活动一:学生对照自学指导题目,学生分组讨论 活动二:针对自己不会或模糊的问题组内讨论,明确答案 (1)自学指导题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思考性、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对于不会的问题组内讨论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 实验探究 确定实验原理 通过对课本P86实验探究的感知,对比条件下实验现象的不同,从而确定药品及原理 活动一:参考课本85页,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动手完成下表中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试验步骤实验 现象实验 结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向试管A中倒入5mL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2、先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然后向使试管中倒入5mL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3、先在C试管B 内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H2O2)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教师在教室内不断的进行巡回点拨、指导,并对好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问题: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我们把这样的物质称为什么? 活动一: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活动二:学生讨论,总结归纳理由。领会催化剂的意义 活动三: 学生板演表达式 1)充分发挥自学指导题目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对于不会的问题组内讨论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 实 验 仪 器 的 选 择 与 组 装 根据
所做
的实
验,
明确
需要
的仪
器及
组装
方式 探究二: 问题: 根据选择的实验原理 ,是怎样组装发生装置呢? 根据老师提供的仪器,绘制发生装置图 展示装置图 活动一: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组内讨论,确定出仪器 展示发生装置图 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充分发挥赏识激励作用,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 收集方法的选择 氧气收集常用的方法,选择这些方法的依据 问题:如何收集制出的氧气? 1、资料提示:已知常温下,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结合课本P86的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哪些方法收集氧气?谈谈你的理由。 (2) 用哪一种方法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3)用集气瓶收集好的一瓶氧气,应怎样放置? 总结确定收集方法及依据 排水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结合课本P86的活动天地, 学生分析资料,讨论,汇报结果,班内交流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掌握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形成知识迁移,应用到其他的气体
六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演示整个制取氧气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利用课本P86装置图,演示制取氧气的整个实验过程 根据我们所选则的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收集方法,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 交流反思: 1、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氧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什么?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有气泡冒出时,是否应立即收集?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氧气已经收集满 活动一:学生从观察中归纳实验步骤 学生回答总结 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并且能领会操作的先后顺序,培养组员间的统筹协作精神
七 巩固练习 活动一:讲义练习 活动二:巡回指导 活动三:课堂小结 活动一:学生自主练习 活动二:学生交流 活动三:小结本节内容(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小结) 通过小结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能完成气体制备的知识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