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限时训练 含答案
限时: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的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AB是法线 B.折射角为50°,NM是界面
C.折射角为40°,AB是界面 D.反射角为30°,MM是法线
3.在一个板上固定了四个圆形的大发光点,分别发出红、蓝、黄、绿4种颜色的光,如图所示,然后用右端开口的厚纸筒正对发光点,纸筒左端不透光但中央开了一个正方形的小孔。小星在纸筒左侧放一张半透光的纸当光屏,使光屏正对正方形小孔,观察到光屏上有四个光点W、X、Y、Z,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点一定是正方形的
B.z点一定是蓝色的
C.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与该原理相同
D.这个现象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关于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
B.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
C.光穿透镜面照射到镜后的像上,所以像会比原来亮
D.光照在镜面上,并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6.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
间的距离为15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 cm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 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的像的衣柜
7.小明站在储藏室的门口找东西,房间里有一面落地镜、两个高大且不透明的衣柜,布局如图。如果他不改变自己的位置(假设小明的眼睛在图中头顶的位置),房间里的橡皮鸭、足球、耳机手套这四件东西,他可以看到( )
A.1件 B.2件 C.3件 D.4件
8.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9.光的色散实验不仅表明了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而且表明了不同色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不同。如图所示,相距很近的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间距为d,斜射到较厚的玻璃砖的上表面,并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①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大于d;
②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小于d;
③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等于d
④两条出射光线不再平行。
A.②③④ B.② C.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0.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小明,光斑是光______形成的太阳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________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1.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
像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像的大小 _______(后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则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______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玻璃转盘顺时针转动,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___ (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改变”)。
13.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 (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_____ (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中(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水平地面成________夹角放置。
三、作图题(14题4分,15题5分,共9分)
14.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5.如图所示,水面下发光点A发出一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水面上一点B并射入空气,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6.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 (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从玻璃板上看到的蜡烛是由光的_______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 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放置,蜡烛A的像应 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A1”“A2”或“A3”)。
1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_____
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_________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 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_______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 (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___
4)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入空气中,则_______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答案
B
C
A
C
D
C
B
B
B
沿直线传播 倒立 色散 紫外线
虚像 变小 不变
3.6 不改变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30
14、
15、
确定像的位置 蜡烛A的像 反射 不能 A2
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是依旧在空气中传播 AO和BO 两次实验的入射光线重合 入射角 玻璃 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