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的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一童谣暗指( )
A 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B 秦朝刑罚残酷,社会动荡
C 阿房将灭亡秦朝
D 秦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2. 位于我市山海关凤凰山上的孟姜女庙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产物,这个故事可以用于研究以下哪一问题?( )
A 秦代长城损毁严重
B 秦始皇暴政
C 民间对暴政的态度
D 孟姜女生平
3.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与当时的政策有关,其中政府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这表明秦朝( )
A 赋税沉重
B 徭役繁重
C 法律严苛
D 刑罚残酷
4. 声名显赫的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下列秦朝的措施中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有哪些?( )
①行郡县制②焚书坑儒③修建长城④强征赋税⑤严刑苛法⑥开拓交通⑦修骊山陵⑧统一文字⑨统一货币
A ①②③④⑤⑦
B ②③④⑤⑥⑦
C ②④⑤⑥⑦⑧
D ②③④⑤⑦⑨
5. 秦朝时期,关于王家四兄弟的生活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老大被征去修长城
B 老二率兵出征反击匈奴
C 老三用交子购买粮食
D 老四在家用小篆抄写《论语》
6. 有些古诗词也是历史资料,能从中看到诸多典故和人物。章碣的代表作是《焚书坑》:“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 ( )
①大禹治水
②秦末农民战争
③周平王东迁洛阳
④焚书坑儒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爆发地点在大泽乡
B 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
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 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8. 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9. 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导致这次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A 秦朝实行残暴政策
B 内战频繁
C 秦朝土地的高度集中、流民太多
D 民族矛盾的尖锐
10. 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令人叹息。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A 项羽
B 陈胜
C 吴广
D 刘邦
1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下列哪两个人最早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呐喊( )
(1)陈胜
(2)吴广
(3)项羽
(4)刘邦
A (1)(2)
B (2)(3)
C (1)(4)
D (3)(4)
12.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淝水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13. 很多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
A 垓下之战
B 长平之战
C 马陵之战
D 巨鹿之战
14. 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分歧很大,有人认为他雄才大略,有人认为他过于残暴。下列史实可以佐证其雄才大略的是( )
A 修筑万里长城
B “焚书坑儒”
C 修建骊山陵
D 修建阿房宫
15. 楚汉战争交战双方的结局是( )
A 刘邦战胜项羽
B 项羽战胜刘邦
C 陈胜战胜吴广
D 吴广战胜陈胜
16. 小明接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春秋争霸
B 战国称雄
C 秦灭六国
D 楚汉之争
17. 秦末农民战争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有陈胜吴广,后有项羽刘邦,其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
A 刘邦率兵直逼咸阳
B 陈胜吴广起义军建立张楚政权
C 项羽率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D 秦二世被逼自杀
18.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秦朝如此短命的根本原因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的打击
B 刘邦和项羽的联合进攻
C 秦朝统治残暴不得人心
D 秦朝军队战斗力不够强
19. 观察《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下列信息不能从图中获得的是( )
A 起义发生时间
B 起义爆发地点
C 政权建立地点
D 起义军进军方向
二、材料分析题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09年,九百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蓟县大泽乡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误期都要处死。于是,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陈胜说:“天下受秦的苦难已经很久了,逃走吧,逮住了得处死。起来反抗呢,最多也不过一死。一样是死,还不如起来反抗。”
请回答:
(1)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用史实说明“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
(4)这次起义有何历史意义?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项羽率军渡漳水,“皆沉船,破釜曾瓦,烧庐舍,持三日粮。”
材料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乃自刎而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发生于何时?与之有关的成语是什么?
(2)这次战役的作用如何?在同一年,秦朝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中的“项王”是指?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DBABC
6-10. BDCAD
11-15. ACDAA
16-19. DCCA
二、 材料题
20. (1)直接原因:征发途中遇雨误期,按律当死。
(2)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
(3)史实:徭役繁多、赋税沉重、刑法残酷。
(4)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1.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破釜沉舟。
(2)大败秦军主力。秦朝灭亡。
(3)项羽。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