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1 09: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刘邦建立的西汉都城定在(  )
A 咸阳
B 镐京
C 洛阳
D 长安
2. 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休养生息政策,其客观原因是(  )
A 战争不断,兵荒马乱
B 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
C 政治腐败,连年天灾
D 经济凋敝,国家贫穷
3. 西汉王朝的第一个皇帝(  )
A 刘备
B 刘邦
C 刘秀
D 刘彻
4. 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 “以德化民”
D 提倡节俭
5. 《汉书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 推恩令
D 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6. 历史是基于时空坐标上的人类活动,历史事件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按逻辑关系推导,下列历史事件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项羽刘邦楚汉争霸
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③文帝景帝休养生息
④秦皇暴政天怒人怨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①③
7. 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他下令(  )
A 让士兵还乡务农
B 将平民收为奴婢
C 提高农民赋税
D 增加徭役兵役
8. 《汉书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说明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 尽快结束楚汉战争
B 加强思想控制
C 加强法制建设
D 恢复社会生产
9.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 西汉
B 东汉
C 夏朝
D 秦朝
10.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减轻人们的负担
C 发展生产
D 巩固统治
11. 西汉初期,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与汉文帝、汉景帝连续几代帝王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相同点是(  )
①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③实施“推恩令”
④加强思想控制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2. 汉朝初期,经济凋敝,人民贫困,统治者相应地调整了统治政策,予民休息。其调整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 汲取秦亡教训
B 征求人民的意见
C 大臣的建议
D 统治者接受了儒家仁政思想
13. 汉朝从国家初定发展到“文景之治”的繁荣昌盛,其原因不包括(  )
A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B 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
C 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D 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
14.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注重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5. 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次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开皇之治”
D “贞观之治”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钩,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史记 平准书》
材料二:上(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盛。”
--《史记 孝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国家怎样的经济状况?
(2)、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统治政策?该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汉文帝时期重视什么?因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DBBBB
6-10. DADAD
11-15. CACBA
二、 材料分析题
16. (1)经济萧条;休养生息的政策。
(2)休养生息政策;提倡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3)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文景之治。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