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东汉的都城在( )
A 长安
B 洛阳
C 南京
D 北京
2. 黄巾起义的爆发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外戚王莽非法夺取政权
B 刘秀“光武中兴”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C 东汉修筑长城徭役繁重
D 东汉后期外成宦官专权,朝政腐败
3.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其统治措施的是( )
A 下令释放奴婢
B 减轻刑罚
C 合并郡县
D 统一度量衡
4. 东汉末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
A 政治腐败
B 宦官当政
C 经济萧条
D 徭役繁重
5. 如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
A 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B 外戚利用宦官控制皇帝
C 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D 外戚宦官交替掌握政权
6. 王明同学在对某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探究学习时,在笔记中写有这样一段话:“他重建汉王朝,定都洛阳,裁并机构,加强吏治,六次下诏释放奴婢,恢复三十税一制,减轻农民负担,以‘柔术’治天下,使社会出现光武中兴局面”。笔记中的“他”是( )
A 项羽
B 刘邦
C 刘彻
D 刘秀
7. 梁翼出生于名门世族,其父是大将军梁商,其妹为汉顺帝皇后。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因年幼的汉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梁翼便将汉质帝毒死,另立容易控制的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跋扈将军”的行为反映了( )
A 外戚专权严重
B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宦官把持朝政
D 东汉王位已被篡夺
8. 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9. 公元26年,刘秀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诏书( )
A 再现了秦始皇灭六国的雄心壮志
B 实现了汉武帝在思想上的大一统
C 有利于“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
D 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利开展
10.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句子是( )
A 汉武帝时,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五铢钱
B 汉朝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坊”
C 汉代的一些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D 汉朝农业生产已普遍使用两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11. 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 )
A 犁壁
B 耧车
C 水排
D 提花机
12. 水排是一种( )
A 纺织工具
B 冶铁工具
C 灌溉工具
D 耕种工具
13. 发明水排的是( )
A 西汉的王景
B 东汉的杜诗
C 东汉的王景
D 西汉的杜诗
14.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
B.汉朝长安城中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坊”
C.汉代的一些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D.汉代农业已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15. 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16. 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的成就不包括( )
A 用水排鼓风冶铁
B 发明使用耧车进行播种
C 丝织业中使用提花机
D 用植物纤维造纸
17.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重量不到一两,是稀世珍宝,在当时应该非常时尚。这衣裳的面料是( )
A 麻布
B 棉布
C 丝绸
D 化学纤维
18. 小明家收藏着一枚铜币,如图,你能告诉他这枚铜币最早铸造是在
A 秦始皇时
B 汉高祖时
C 汉武帝时
D 光武帝时
19. 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属于财政的措施是( )
A 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的机会
B 铲除“异姓王”
C 颁布“推恩令”
D 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二、材料分析题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二 夫农,天下之本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的相同思想是什么?
(2)请从汉初的史实中说明汉代实行这种思想的措施。
(3)这种思想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
21. 阅读材料:材料一:“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水排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
(2)水排是以什么作为动力,有何优点和用途?
(3)它的发明与欧洲相比有何地位?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DDAD
6-10. DABCB
11-15. BBBBB
16-19. BCCD
二、 材料题
20. (1)都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
(2)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每年春耕,汉文帝和汉景帝都亲自下地耕作,为百姓做榜样。
(3)今天的中国虽然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我们不能放松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只有农业实现全面现代化,我国经济才会良性发展。(意思对即可)
21.(1)东汉、杜诗。
(2)以水力为动力。优点是节约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用途是冶铁。
(3)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