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1 09:2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大大促进了汉朝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之路”最远抵达(  )
A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B 孟加拉湾沿岸
C 地中海沿岸
D 马来半岛
2. 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最早产自新疆的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3. 如图为“丝绸之路”示意图,在当时要沿着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  )
A 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
B 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
C 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
D 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
4.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班超出使西域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
A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 推动了西汉进行改革
C 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D 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6.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此诗反映了张骞通西域促进了(  )
A 人员往来
B 物产交流
C 西域发展
D 海上贸易
7. 《汉书 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尤是信之。”“凿空”西域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汉高祖时期
B 汉文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8. 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北方民族内迁
B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海上丝绸之路
D 丝绸之路的影响
9. 导演在拍电视剧《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该场面中最不合适摆放的道具是(  )
A 铁剑
B 丝绸
C 瓷器
D 葡萄
10.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表明(  )
A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唯一通道
B 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C 丝绸之路促进了南北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 世界上多国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新疆融汇
11. 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皇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
D 遣唐使来华
12. 如图被称为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物,请问它是由哪位皇帝赠送给日本使臣的(  )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汉光武帝
D 汉献帝
13. 下列图片中与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14.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丝绸之路开通 ②日本倭奴国与东汉王朝通好
③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④东汉时代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交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④①
15. 两汉时期,对外交流频繁。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始于(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三国
16.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A 马其顿人
B 阿拉伯人
C 中国人
D 法兰克人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为什么要复兴“丝绸之路”?
(2)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3)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来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汉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益密切。
请回答: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ABC___(地区)D____(地区)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这条通道指的是什么?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ABACA
6-10. BDDDD
11-16. CCBACB
二、 材料题
17. (1)复兴“丝绸之路”并不仪仪是建设一条路,而是要促进中亚等内陆国家的公路建设,形成一个连通东方与西方、亚洲与欧洲、内陆与海洋的公路网络,以加速中国与西方的经济交流。
(2)可以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路线。
(3)复兴丝绸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18. (1)A.长安B.河西走廊C.今新疆地区D.两亚
(2)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3)丝绸之路。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