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期末综合检测(独具)(语文版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期末综合检测(独具)(语文版九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06 09:5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嬉笑(xī) 萦绕(yínɡ) 困厄(è) 分外妖娆(ráo)
B.秾丽(nónɡ) 潮汛(xùn) 阴霾(mái) 韬光养晦(tāo)
C.恣睢(jū) 濡湿(rú) 瑟缩(sè) 鸢飞戾天(lì)
D.嗤笑(chī) 烨然(yè) 崩殂(cú) 负箧曳屣(qiè)
【解析】选C。“恣睢”中“睢”应读su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无可置疑 旁骛 馈赠 脚踝
B.冥思遐想 急躁 颓唐 涉足
C.因地治宜 仰慕 熹微 潸然
D.怒不可遏 绯红 斑斓 缥碧
【解析】选C。“因地治宜”应为“因地制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
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B.广大球迷期盼的NBA季后赛终于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比赛
让球迷们大饱眼福。
C.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
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D.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124个昼
夜后,圆满地完成了护航任务。
【解析】选C。“津津有味”意为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趣味。这里应该为“津津乐道”。
















4.读下面某商场“五一”促销活动片段,按要求答题。(4分)
(1)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加入A、B、C、D的
_________处。
答案:(1)“我们”与“广大顾客”对换位置 (2)B
5.古诗文填空。(5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中李白通过引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遇到明君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黄河”有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烟波江上使人愁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弓如霹雳弦惊
(4)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或: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2010·广东中考)按要求完成6~8题。(7分)
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学校拟选派10名同学参加滨海市中学生拉拉队,届时到亚运会赛场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假设你参加拉拉队队员的竞选,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6.请你为拉拉队设计一个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口号,必须用两个句子,要求朗朗上口,富有鼓动性。(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赛出高水平,展现真风采! 示例二:展示实力,超越自我!
7.拉拉队队员的竞选大会上,选手有一分钟时间亮相并作发言。请你准备一段简短的发言,要突出自己胜任拉拉队队员的优势,争取评委和与会同学的支持。(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各位评委、同学们:我声音洪亮,性格活泼,精力充沛!我是校运动会拉拉队的主力队员!我愿为亚运会呐喊助威,请投我一票!
8.拉拉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请你提出两项建议。(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进行集训;统一服装;准备辅助用品,如标语、喇叭、旗子等。
9.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2分)
答案:送东阳马生序
10.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2分)
余幼时即嗜学 (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hì 特别爱好

11.下列加点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3
分)( )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向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选C。A、B、D三项与例句中的加点字均为古今异
义。






12.任选下面一句翻译。(3分)
A.不敢稍逾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答:我选________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关键词“稍”“逾”“以是”“假”等的含义。
答案:A 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B 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
1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又请”等来分析理解。
答案:专心致志,虚心求学,勤学好问,尊重老师,执著追求等。
1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月亮的寂寞的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外部看,星星、地球、太阳都离月亮那么遥远。②从月亮内部看,月亮上的山峰、峡谷、平原是寂寞的,她没有树,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命。③从时间上看,月亮的寂寞是漫长的,已经有数亿万年了。④从人们对月亮的态度看,她的寂寞与孤独从来没有人想到过。
15.月亮有什么特点 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在天空,已经有数亿万年了。②月亮是无私的(或“乐于奉献的”)。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她很大度,很高尚,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③月亮是孤傲的。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
16.为了月亮,人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请以读过的诗词为例(上文中出现的诗歌除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出任何一首写月亮的诗词并作恰当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意思是说人们写月亮并不是为了表达对月亮的某种感情,而是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苏轼是借月亮的盈亏变化来比况“人有悲欢离合”是自古难全之事,目的在于劝慰人们不必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耿耿于怀,可以说这正是苏轼写给“我们自己”的。
17.从文中看,“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但作者却以“寂寞的月亮”为题,请你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以“寂寞的月亮”为题,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形象的直觉,即月亮确实是寂寞的。这样安排意在用月亮的寂寞来衬托她的“不屑于自己的寂寞”,从而赞美月亮心静如水、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18.文章的结尾说:“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结尾的表达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结构上看,“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照应题目“寂寞的月亮”,突出了月亮的寂寞;“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与开头“给她光和热的太阳”相呼应,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从内容上看,用“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这一比喻,进一步赞美了月亮的崇高品格,意味深长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19.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因为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依据:在沙漠地区选试验点,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由于沙漠地区长时间气温较高,土壤中的氮以气体形式不断挥发,而最终不能回到土壤中去。
20.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在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的前提下,土地的出产不高。
21.第④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沙漠中土壤里的氮为何不可返回。作者将干旱地区和气候温和地区进行比较来说明。
2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
三、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有”表示客观存在的;“这样”是强调,是特指;“一种”表示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声;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还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
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