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爬天都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9个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3.能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4.能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篇课文,导入本课新知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天津市北辰区苍园小学的王佩宁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爬天都峰》。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麻雀》一文,知道了写一件事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还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从而清楚地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爬天都峰》,继续学习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
(二)识写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将课文读通顺了,老师来检查一下,看你能否将本课的生字读准确。
出示:级 链 攀 相 辫 呵
你都读对了吗?
出示:jí liàn pān xiàng biàn hē
级 链 攀 相 辫 呵
请你自己借助拼音再读一遍吧。
2. 区别字音,读准多音字
相
这里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特别注意“相”的读音,它是一个多音字。读一声“xiāng”时,意思是“互相”。读四声“xiàng”时,意思是“相貌、外貌”。(《现代汉语词典》)文中“照了一张相”的照相,指的是照人的相貌,所以在本课,我们读四声:照了一张相(xiàng)
3.练读生词,积累词语
这些词语也是需要大家掌握的,先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出示:假日 抬头 云彩 石级 发颤 年纪 奋力
猴子 鲫鱼 纪念 辫子 鼓舞 居然 笑呵呵
请你自己读一读,大家把这些词多读几遍。
4.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我们来看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字。先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这些字:
级 链 颤 攀 猴 鲫 念 辫 呵
这些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有“级、链、猴、鲫、呵”,在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左右结构的“颤”字在书写时注意左右同宽。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左右两部分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
“辫”字在书写时中间窄,两边略宽,左中右挨紧凑。左边的“辛”竖变撇。
“颤、攀、鲫”这三个字笔画多,书写时要注意写得紧凑一些。
(三)初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顺序
把词语放回到句子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准确。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爬天都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叙述了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故事。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老师提示一下,课文的题目是“爬天都峰”,那么哪些自然段是写他们在奋力爬的呀?对了,是这两个自然段(6、7自然段),如果我们把这部分叫“爬山中”,那么前面这部分就是“爬山前”,后面这部分就是“爬上峰顶后”了。
所以我们发现,课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写,有助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
(四)抓住“想、说、做”,体会表达方法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这是课文的开头,作者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谁在什么时间去哪里干什么。用一句话就表达清楚了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他和爸爸要去爬天都峰,那现在,我们就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出示刚才的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的。
1.抓关键语句,体会“怎么想”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前“我”怎么想的句子。你画的是这句话吗?(出示: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发颤的意思是发抖。从这句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心里很害怕。他看到了什么感到害怕呢?一起读:“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笔陡”的意思是十分陡峭。陡峭到什么什么程度呢?有一段资料介绍的很清楚:“天都峰的路,脚踩在石级上,人站直,伸手就搭到面前的石级了……真的,‘四脚并用’爬上去,比侧着身攀链条上去还有力哩!”(出图感受)的确,这么抖的山路,谁看了,心里都会发颤,感到害怕。让我们带着作者的心情,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小结:高耸入云的峰顶,让作者自然地想到“我爬得上去吗?”那笔陡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让作者自然地感到发颤。作者就是这样一边描写,一边抒发自己的感想,清清楚楚地写出了爬山前的所见和所想。
2.品读对话,理解“怎么说”
就在我感到发颤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是谁呢?是一位老爷爷。
请同学们读3~5自然段的对话,边读边感受他们当时内心的想法。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龄已经很大了。老爷爷说:“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从这个“也”字,我们能看出老爷爷就是来爬天都峰的。当他看到“我”这个小孩来爬天都峰,老爷爷当时心里可能会想什么?他可能会想,这个孩子年龄不大,却有勇气来爬如此陡峭的山峰,真勇敢!所以我们读这句话时,应该带着赞许的语气。和老师一起读:“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这里也有一个“也”,从中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同学们,当你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自己的爷爷还大,能来爬天都峰,是不是很惊讶!让我们带着惊讶的语气一起来读这句话:“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两个人在对话中做了一个相同的动作:点点头。从两个人的对话,从他们点头的动作中,你读懂了什么?没错,他们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了一种勇气,一股力量,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勇攀高峰!所以老爷爷坚定地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总结:作者把“我”和老爷爷心里的想法用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下面请大家一边体会情感,一边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对话。
3.圈画动词,体会“怎么做”
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第6自然段,圈画表示动作的词语。相信大家都找对了,表示动作的词语有“爬、攀、上、爬”。“攀”字的意思是“抓住东西向上爬”(《现代汉语词典》)。“爬”字的意思是“人用手和脚一起着地向前移动”(《现代汉语词典》),我们可以归纳为“手脚并用”。从这两个词中可以感受到“我”爬的过程很努力,很辛苦,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奋力”。下面请你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我”像小猴子一样,手脚并用爬山的姿态。
下面请大家朗读2~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作者既写了爬山前“我”心里发颤、遇见老爷爷互相鼓励,又写了“我”手脚并用爬上峰顶。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得清清楚楚。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五)回顾课文,总结收获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8~10自然段,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的同学会说:互相鼓励十分重要。“我”和老爷爷正是因为互相鼓励,最终才爬到了峰顶。
有的同学会说:做事情要有决心、有勇气。“我”正是受到了老爷爷的鼓励,下定决心,才爬上了原本令我发颤的天都峰。
是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我”和老爷爷不畏艰险的精神,还学到了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六)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有:
1.抄写《爬天都峰》中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预习习作《生活万花筒》。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xiāng
{
xiàng(共28张PPT)
爬天都峰
四年级语文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起因 经过 结果
把一件事写清楚
麻雀
爬天都峰
爬天都峰
相
xiāng:互相。
xiàng:相貌、外貌。
——《现代汉语词典》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假日 抬头 云彩 石级 发颤 年纪
奋力 猴子 鲫鱼 纪念 辫子 鼓舞
居然 笑呵呵
写得紧凑一些
默读课文《爬天都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爬山前
爬上峰顶后
爬山中
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按一定顺序写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时间
地点
事件
人物
爬天都峰
爬山前
爬山中
爬上峰顶后
读一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前“我”怎么想的句子。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朗读3~5自然段的对话,边读边感受他们当时内心的想法。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朗读3~5自然段的对话,边读边感受他们当时内心的想法。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赞许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惊讶
“对,咱们一起爬吧!”
决心
默读第6自然段,圈画表示动作的词语。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默读第6自然段,圈画表示动作的词语。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攀 :抓住东西向上爬。
爬 :人用手和脚一起着地向前移动。
朗读2~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怎么想
怎么说
怎么做
心里发颤
互相鼓励
手脚并用
朗读8~10自然段,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互相鼓励十分重要。
做事情要有决心、有勇气。
按一定顺序写
写清楚重要内容
爬天都峰
爬山前
爬山中
爬上顶峰后
怎么想
怎么说
怎么做
按一定顺序写
写清楚重要内容
爬山前
爬山中
爬上顶峰后
怎么想
怎么说
怎么做
作业:
1.抄写《爬天都峰》中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预习习作《生活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