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牛和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做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语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开场白:同学们好,我是天津市北辰区第二模范小学的宋雅老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六单元。
(一)明确任务
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看单元导语页,说说你的发现。
冰心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奶奶的这句话说出了童年的美好,这个单元就是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的。
再往下看,这一单元首先我们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二,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什么是批注呢?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文章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
像这种边读边记录下自己阅读感受的小字,就叫批注。其实,同学们原本就做过批注,阅读时的圈圈画画就是一种简单的批注。今天,我们就来边阅读边思考,学习如何给文章作批注。
(二)识写字词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我们先来读读本课的生字。
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吁”的读音,这是个多音字。
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已经学过这个字了,你还记得吗?在《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课中,在“气喘吁吁”一词中读作“xū”。请你读一读本课中的这一句,读准字音。
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
本课中读“yū”。
“襟”这个字很有趣,你看,这个字是“衣字旁”,应该和衣服有关,那么“襟”是指衣服的哪一部分呢?“襟”是指图中的这个位置,也就是衣服的胸前部分,文章中说老公鹅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大概就是指这个位置。
2.书写指导
我们来看本课要会写的字,和老师一起来读这些字。
这些字中,有五个字带有提手旁,它们是“摸、捶、握、摔、掐”,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呢?对的,它们都和手的动作有关。都是什么动作呢?请你自己做一做。
在书写时,请同学们注意“顽、概、摔”这三个字的写法。
“顽”,右半部分比左半部分稍长。“元”的竖弯钩变为竖提。“页”的第二个撇画穿插到“元”的竖提下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概”,木字旁要比右半部分的“既”字写得略长一些。“既”要注意两部分的相互穿插避让,左半部分要适当缩小,右半部分的撇画要写得舒展,穿插到左半部分之下。
“摔”,右边“率”上半部分的笔画多,要向中心聚拢,写得紧凑,“十”要写舒展。
3.练读生词,积累词语
同学们课下可以多写一写这些字,我们来看本课的词语。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甚至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 忙乱 大概
助威 昏乱 结实 汉子 可笑 平白 无缘无故
自己再读一读,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次。
(三)引导思考,进入学习
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试着说说作者和牛、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正如同学们所说,《牛和鹅》讲述了一个童趣十足的故事:“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
“我”对牛和鹅有什么新的想法?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有的同学说:“作者开始很怕鹅,到后来就不怕了。”
有的同学说:“鹅看上去厉害,其实它是打不过人的。”
还有的同学说:“一开始作者欺负牛,后来鹅欺负他。”
也有的同学说:“我们不应该怕鹅,怕鹅只是一种心理的错觉。鹅没那么可怕。”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不仅从文章中获取了一些信息,还有了自己的思考。我们读后的想法可以像这样和同学、老师交谈,互相交换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翻开《牛和鹅》这篇课文,你一定立刻就发现了,这篇课文的编排形式和普通课文有明显的不同。谁说说哪里不同?
是的,这篇文章左右两侧都有不同颜色的小字,我们把这些文字叫做批注。批注是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读书感想和思考,用精简的语言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学习批注,掌握方法
同学们自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1.批注疑问
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第一处批注。它写在了哪里?是的,写在了课文旁边。我见过有的同学把他的感受写在两行文字中间,这样好不好?
有的同学说:“不太好,这样写的话课文就看不清了,自己写的字也看不清了。”
看来作批注时,最好写在课文的侧面,而且字要写小一点。我们来读一读这位小读者批注的内容。
小读者读到这里,心里有了疑问。小读者是对哪部分内容产生了疑问?批注在第1自然段旁边,看来,是对第1自然段的内容产生了疑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
你相信这样的说法吗?这一部分是“大家都说”的共同观点。但小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了疑问:“真的是这样吗?”就将自己的疑问批注在课文旁边。你在阅读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像这样作批注。
2.批注写法
我们继续向下读,来看第二处批注。“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这一处是针对哪部分进行批注的?有同学很快就发现了,“逃跑——被鹅咬住——呼救”是针对第6自然段的内容作的批注,这个批注梳理出了这段话的层次,做得很好。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联系生活经验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同学们看这个画面。这句话里的生字词很多,还有两个拟声词,你能读好吗?和老师一起读。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想象一下,现在拉住你当胸衣襟的不是你的手,而是那只老公鹅,你的感受是什么?有的同学说:“好害怕。”看来“一口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这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当时的感受。我们可以像这样把文字画下来。
再看句子,老师还圈画出了“啪嗒啪嗒”和“嘎嘎”这两个词,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有的同学说:“这两个拟声词让我仿佛看到鹅凶巴巴的样子,很生动。”
确实,作者通过对鹅的叫声和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鹅的凶悍和作者的惊慌失措。我们可以针对作者写法上的特点一起点评,写在批注中,帮助我们体会人物的心情。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怎样体会人物的心情呢?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请你结合第二处批注阅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体会作者在见到鹅时和被鹅咬住时的心情。
有的同学圈画出了这几句:
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有的同学说万一鹅追到作者了,作者一定会害怕得大叫。他还把自己的想象批注在了旁边。
3.批注内容
我们还可以怎样批注?咱们继续向下读。
请你来看第三和第四处批注。自己读一读,它们是针对哪部分进行批注的?想一想,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批注的?
这两处批注是针对课文第8、9自然段进行批注的。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同学们请看这一处批注。请你读一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体现鹅神气和狼狈的语句,再对比着读一读。
有同学画出的是这两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你们也关注到了吗?鹅前后不同的表现让你产生了什么想法?
有同学认为鹅对“我”霸道,害怕金奎叔,真是欺软怕硬。
金奎叔和“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见鹅很害怕,金奎叔见鹅却没有一点儿胆怯。所以,对我来说金奎叔的举动令事件出现急转,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看来,我们也可以在对课文内容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
4.批注启示
在金奎叔的劝解下,“我”不再怕鹅。小读者写下来自己的收获:“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请你说说读完课文后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获得的?也可以试着批注在书上。
来看这位同学的批注:“不管对方是大、还是小,都要平等对待。”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像这样把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启示作批注。
(五)尝试批注,实践提升
我们今天学习了四种批注的角度,可以批注阅读中的疑问,可以批注对文章写法的体会,可以批注对内容的体会,还可以批注收获和启示。
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想,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批注:
金奎叔让“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我”不再怕鹅欺牛,所以一直记着他的话。
这位同学是从阅读内容的体会出发进行批注的。
同样是这句话,有的同学是从启示角度进行批注的,他写道:
金奎叔的话里含着“不能仗势欺人。欺负弱小”的道理,这个道理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以“我”一直记着他的话。
批注还有很多角度,今天我们只是学了其中的四种。你可以用批注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文章。
(六)作业
今天的作业如下:
1.抄写《牛和鹅》中要求会写的字。
2.朗读课文。
3.预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结语: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共30张PPT)
牛和鹅
四年级语文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气喘吁吁
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
xū
yū
襟
甚至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 忙乱
大概 助威 昏乱 结实 汉子 可笑
平白 无缘无故
作者和牛、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我”在放学回家途中,被鹅追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在他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及态度。
“我”对牛和鹅有什么新的想法?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给文章作批注
批注疑问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联系生活经验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批注写法
请你结合第二处批注阅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体会作者在见到鹅时和被鹅咬住时的心情。
万一鹅追到作者了,作者一定会害怕得大叫。
自己读一读,它们是针对哪部分进行批注的?想一想,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批注的?
请你读一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体现鹅神气和狼狈的语句,再对比着读一读。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它张开翅膀,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这一下,其余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
批注内容
请你说说读完课文后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获得的?也可以试着批注在书上。
不管对方大还是小,都要平等对待。
批注启示
批注启示
批注内容
批注写法
批注疑问
从不同的角度作批注
批注内容
金奎叔让“我”改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我”不再怕鹅欺牛,所以一直记着他的话。
批注启示
金奎叔的话里含着“不能仗势欺人,欺负弱小”的道理,这个道理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所以“我”一直记着他的话。
作业:
1.抄写《牛和鹅》中要求会写的字。
2.朗读课文。
3.预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