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墨西哥太阳金字塔高63米,位于特奥蒂瓦坎亡灵大道东侧,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也是特奥蒂瓦坎最大的建筑。
太阳金字塔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它建筑宏伟,呈梯形,坐东朝西,正面有数百级台阶直达顶端。塔的基址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6米,共有5层,体积达100万立方米。
太阳金字塔它的天文方位使人惊骇:天狼星的光线,经过南边墙上的气流通道,可以直射到长眠于上层厅堂中的死者的头部;而北极星的光线,经过北边墙上的气流通道,可以直射到下层厅堂。建塔技术的高超也是惊人的,由下而上层层堆叠而又逐渐缩小,就像一个玲珑精致而又硕大无比的生日蛋糕。塔的单面有91级台阶,直达塔顶。四面共364级,再加上塔顶平台,不多不少,365级,这正好是一年的天数。九层塔座的阶梯又分为18个部分。这又正好是玛雅历一年的月数。
吴哥窟又名吴哥寺,是柬埔寨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古寺,也是保存最好的名刹.吴哥窟分为“大吴哥”与“小吴哥”两处地方,其中小吴哥的建筑群较为宏伟.现时的吴哥遗迹,占地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包括四座神庙建筑.所残留的一墙一柱,仍可窥见当年精美的雕刻工艺.鬼斧神工的技术,的确令人赞叹,难怪吴哥窟有“雕刻出来的王城”这个美誉.它和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列为东方四大奇迹.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发端于印度而流播于整个东亚。柬埔寨吴哥寺中心的建筑为多层台基上的五座莲花花苞形的圣塔,堪称东南亚最宏伟壮丽的佛教建筑群。
阿旃陀石窟
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
阿旃陀石窟群位于印度,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阿旃陀石窟群一直静静地沉睡在撒哈丹山脉中,直到19世纪一群狩猎的英国官员在追捕猎虎的时候,才无意间发现了这片古老的艺术天地,后来,人们发现门外的石像同中国高僧玄奘的记载完全相同。
阿旃陀以其壁画艺术著称于世。由于洞窟开凿年代分属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所存16窟壁画亦呈现出三种不同风格。
画面上出现的大量的现实生活场景,说明为宗教服务的绘画艺术,已出现世俗化倾向。
画中所描绘的众多的妇女形象,体态丰满,姿态优雅,形象高贵典雅,反映了印度古典艺术的美学思想。 人物装饰更加华美,为阿旃陀石窟壁画艺术的最佳者。
《持莲花菩萨》
这幅画中的菩萨虽是男性,但他半裸的上半身呈女性化的S形,这一形象对后来的佛教造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阿旃陀石窟的雕刻和壁画艺术,对以后印度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对其他国家的美术亦有很大影响。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在绘画的内容上,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有四季风景、各地名胜,尤其善于表现女性美,有很高的写实技巧,为社会所欣赏。这些大和绘师的技术成就,代代相传,遂为其后的浮世绘艺术,开导了先路。
神奈川冲浪图 葛饰北川(日本)
《神奈川冲浪图》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代表作品《富岳三十六景》中的一幅。 《富岳三十六景》是葛饰北斋的代表作,也是众多描绘富士山作品中之翘楚,享有浮世绘版画最高杰作的美誉。
《神奈川冲浪图》,画面描绘惊涛巨浪掀卷着渔船,英勇的船工们正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进行着惊险而激烈的搏斗,远远望去是富士山,现出动荡不安、紧张激烈的氛围。作者通过这一手段来表现人与大自然的抗争,并以此再次象征日本民族的搏击风浪的精神和民族气节。此画的主题,表现了具有日本特点的阳刚之气的风格特征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自古以来即与同一组版画中的《凯风快晴》、《山下白雨》并称为三大传世名作,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浮世绘。画面上被梵高喻为“鷲爪”的惊涛骇浪激起飞沫,即将吞噬小舟。北斋把视点降低,彷佛自己在小舟中随波翻腾,仰望浪头及富士山,身历其境地捕捉住整个场面。将大自然排山倒海的逼人气势,抒发得淋漓尽致,其绝妙之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然而这幅珍品,并非一朝一夕写成,换言之,前後共历经了三十年漫长岁月,才将这意象逼真的画面完成。波涛中载浮载沈的小舟,是房总地区用来运送新鲜鱼货的运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