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写生建筑模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写生建筑模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01 21:2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纸艺模型
课题名称: 8写生建筑模型
教学类别: 写生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学会选择模型立体感最强的角度,运用透视原理写生建筑模型。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写生的角度,以及有立体感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写生和创意设计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模型。
教学重点:写生立体的纸工建筑模型
教学难点:符合透视规律
教学准备:
学具:彩纸、勾线笔、彩色铅笔等
教具:示范用作品、上节课的建筑模型、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透视知识写生自己制作的立体模型。注意选择有立体感的角度。
提高要求:在写生自己建筑模型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创意,线条有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1、 体验与尝试
1、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较简单的建筑模型,学生尝试用线描的方法快速表现造型。
2、 展示、交流自己在写生中感受及在写生时碰到的难点。
3、教师总结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及立体感建筑的表现方法,并在难点处作演示。
2、 欣赏与讨论
1、 展示同龄人建筑模型与写生作品,比较发现线描作品的表现美。
2、 展示上节课的建筑模型作业,学生观察讨论用线条表现立方体建筑模型的方法。
3、 教师示范模型写生的表现方法。
3、 写生与添加
1、 写生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制作的建筑模型,选择最佳写生角度。
2、 用线条写生自己的模型,主意立体感的表现。
3、 在写生的基础上对建筑造型进行创意添加,主意线条的疏密变化及建筑的前后关系。
4、 展示与评论
1、 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及为作品起的名字。
2、 评价内容:
①是否表现出建筑模型的立体感。
②能否利用添加形成前后空间关系。
③线条是否有疏密变化。
3、学生互评:选出最具立体感和添加最生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