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1.了解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感受他人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2.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
3.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单元目标
基
础
知
识
壹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和杂文集《华盖集》《二心集》《坟》等。
海伦·凯勒, (国家)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主要作品有 《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等。
周树人
狂人日记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
孔子(前551--前479),名 ,字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时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编撰而成。它以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 篇。《论语》与 合称为“四书”。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语录体
20
《大学》《中庸》《孟子》
丘
仲尼
春秋末期
儒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字音字形
窜cuàn 觅mì 跪guì 拗ǎo
云霄 倘若tǎng 鉴赏jiàn 啄食zhuó
和蔼ǎi 恭敬 质朴pǔ 博学
渊博 倜傥tì tǎng 淋漓 盔甲kuī
绅士 敛liǎn 确凿záo 轻捷
攒cuán
人迹罕至hǎn:少有人来。
人声鼎沸dǐng: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捡 感慨kǎi 搓捻cuō niǎn 绽开
争执 惭愧cán kuì 悔恨 激荡
奥秘 拼凑còu 企盼
油然而生:很自然地产生。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huǎng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或顿时醒悟过来。
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一瓢饮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yuè
wǎnɡ
dài
dān
piáo
ɡōnɡ
dǔ
通假字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传不习乎
④温故而知新
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饭疏食
⑦择其善者而从之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文言知识
同“悦”,愉快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名词作状语,按时
名词作状语,每天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名词作动词,吃
形容词作名词,指优点
一词多义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为
②知
③而
④乐
替
做、当
了解
得到
表转折
表顺承
表并列
形容词,快乐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①不亦君子乎(古义: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②饭疏食,饮水(古义: ;今义:疏通)
③饭疏食,饮水(古义: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④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 ;今义:泛指平常人或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古今异义词
有才德的人
粗粝
冷水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①《〈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劝人珍惜时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
②《论语》告诫我们要学思结合的一句: ,
。
③《论语》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 。
④《〈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逝者如斯夫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名句默写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不舍昼夜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论语>十二章》中与李白的“仁义值千金,钱财如粪土”意思
相同的句子是: , 。
⑥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正如《论语》
中所说: , 。
⑦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 。
⑧《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
句子是: , ?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⑩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 , ”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为人谋而不忠乎
课
文
整
合
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
肖像(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人都到哪去了?!”
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了,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
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
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
拗过去,拗过去。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再塑生命的人
我心里无声地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心理描写
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动作描写
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
这个词。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往地上摔,把它摔
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
把我的帽子递给我。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
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
母亲,拼写给她看。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关键语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
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
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
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
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整体勾勒
“我”对
百草园的
印象
过渡
开篇即表达对百草园的喜爱
再塑生命的人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
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
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开门见山,点明莎莉文老师在“我”生命里的重要意义。
中心句,总领下文。
独立成段,突出“水”对“我”的意义。
直抒胸臆
中
考
链
接
叁
01 外貌描写
揭示人物喜好、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
02 动作描写
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03 语言描写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
04 神态描写
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05 心理描写
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 赏析人物描写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 句子理解和赏析
句子理解(含义、情感)
1.联系上下文,明确所选句子在情节中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比如
环境描写、情节的推进、人物的描写、悬念的设置等。
2.选好理解赏析的角度,如可以从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角度、写作
手法的角度等。
3.揣摩关键词语的作用。比如人物的心理、动作、反复出现的词语
等。
4.结合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去分析。
5.把握表达方式在句中的具体运用:
①描写句:根据语境,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②抒情句:联系全文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所表
达的情感;
③议论句:联系全文主旨,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所表达的观点。
句子赏析
赏析句子,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引用等。
3.表现手法:对比、先抑后扬、衬托、象征、照应、渲染、烘托、铺垫、情景交融等。
4.表达方式:主要赏析描写句、议论句和抒情句。
5.抓关键词与:形容词、动词、叠词、表程度的副词、时间词等。
6.句式特点角度:长短句结合、对称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
疑问句、设问句、感叹句等。
7.把握内容即思想感情。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 中考真题链接
1.本文叙述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①老师给“我们”讲什么是语文;②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差,事后又具体指出“我”作文的缺点。(意对即可)
2.赏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
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1)动作描写,用“撕”“扔”“冲”等一系列动词,活灵活现地描
绘出“我”怒火之大,表现了“我”愤怒的情绪和对老师粗鲁的态度,
反衬出语文老师的大气与宽容。
(2)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清激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2)①描写了作者走出老师卧室时校园的清澈月光。②通过环境描写
衬托出老师的谈话让作者理解了老师,化解了对她的恼恨。③表现
出作者对老师的教诲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3.根据语境,谈谈你对“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3.有才气原本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不思进取,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伤害了自己。比如生活中不能因为自己聪明有才气就躺在既有的成绩上睡大觉,而是要不断发现不足,不断进步。
4.为什么作者认为“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
贵、最美丽的人”?(4分)
4.①因为语文老师是一个有方法、有情怀、有思想的老师,她不拘泥于教材,而是信手括来,充分体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②在对待“我”这个所谓作文优秀生时,冷静理性的分析“我”的作文优劣,因材施教,负责有爰。③语文老师不仅教会作者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万物,以心去体悟平凡的事物,更用严厉的批评点醒“我”,让“我”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