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1 13:2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
1.下图中表示鞍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某人左右两侧是山顶,前后两边是山谷,则他位于(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盆地
3.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山顶
4.在开发本地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做法是( )
A.拟修建一座水库,水坝位置应选在a、b两地中的b地
B.修建水库前,甲、乙两村都需要搬迁
C.丙、丁两度假村之间拟修一条公路,应选在线路④
D.乙村欲从河流中引水,两条引水线⑥更合理
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A地的地形类型是( )
A.盆地 B.山峰
C.山谷 D.高原
6.下列是某同学绘制的沿MN线地形剖面简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量得甲、乙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地直线距离是6000米,则该图比例尺是( )
A.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
C.1:200000 D.1:2000
8.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9.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虚线表示山谷的是①
B.c为山间盆地
C.一般情况下丙地降水多于甲地
D.图中山地最高海拔大于650米
10.下图是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根据 图中记录卡片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最可能为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A.山地和丘陵 B.高原和平原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C地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13.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9米 B.399米 C.410米 D.500米
14.读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表示山顶的是甲 B.乙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350米
C.地面坡度最陡的是丙所在的地形 D.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丁地
15.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中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图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③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0 ④甲乙两地相对高度超过100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连线题
16.把下列各地形部位与相对应的特征配对
答:(1)①配____;(2)②配____;(3)③配____;(4)④配____。
三、解答题
17.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①______,②_______。
(2)①②两处,易形成河流的是_____处。
(3)A点的海拔高度不会超过_____米,B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米。
(4)沿①②两线到达A点,比较容易的路线___线,A在乙城镇的_______方向。
(5)图中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达为:______;计算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
18.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所示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字母B所示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
(2)据图判断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3)前进村位于小康村的______方向。
(4)图中清水河干流①河段的流向是______,②③河段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__。
(5)图中几个村落中发展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
(6)要修建一座水库大坝,请在图上标用//出位置______,并说明原因______?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_________ B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
(2)CD两点中位于山谷的是________
(3)ABCD四点中,选择上山最省力的地点是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4)选择攀岩的最佳地点是 ________。(填字母)
(5)“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_________。
(
2
)
(
1
)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A
6.D
7.C
8.C
9.C
10.B
11.D
12.C
13.B
14.C
15.B
16.(1)C(2)D(3)B(4)A
17.
(1) 山顶(山峰) 山谷 山脊
(2)①
(3) 1000 400
(4) ② 东北
(5)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0.5千米) 根据试卷图形实际情况而定(若图上距离是4cm,则实地距离为2千米)
18.
(1) 山峰(或山顶) 山脊
(2)30
(3)东北
(4) 自北向南 ②
(5)小康村
(6) 峡谷地段,水能丰富;上游蓄水面积大;工程量小、投资小
19.
(1) 山峰 鞍部 陡崖
(2)D
(3) C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4)E
(5)100M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