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1)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二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1)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二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1 18:5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1)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二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2.中美摩擦以来,EUV光刻机被美国管制,EUV光束撞击晶圆的精度很高(本身就是材料科学的奇迹),相当于一把从地球上发射的弓箭直接击中放在月球上的苹果。EUV光刻机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将晶体管拉入5nm的晶圆,5nm大概相当于我们的指甲在5秒内长出的长度。下列长度中最短的是(  )
A.52.5m B.5.25×103nm C.5.25×103μm D.5.25×10﹣1m
3.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中的“”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4.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C.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5.一位同学用分度值是 1 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级用)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18.3cm B.1.83dm C.18.30cm D.183mm
6.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7.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为小明使用分度值为cm的刻度尺测量一块橡皮长度的情景。为了测量的更精确些,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更科学合理的是(  )
A.估读到cm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
B.估读到cm的下两位,记录测量结果
C.估读到cm的下一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换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9.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结果是1.273m,那么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μm B.1mm C.1cm D.1d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1.单位换算常采用“等量代换”,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25cm=25cm×0.01=0.25m B.25cm=25cm×0.01m=0.25m
C.25cm=25×0.01m=0.25m D.25cm=25×0.01=0.25m
12.如图所示的两把刻度尺具有相同的(  )
A.长度 B.误差 C.分度值 D.测量范围
1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C.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二、填空题
14.单位换算
(1)7.35m=___________cm;
(2)2.45dm=___________mm;
(3)2.5mm=___________cm;
(4)3.5cm=___________dm;
(5)1h=___________s;
(6)900s=___________h。
15.如图a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______s;如图b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正确的是 ______(填“A”或“B”),测出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
16.小陆同学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他记录的数据是20.38cm,数据中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计值是__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
17.如图所示,是某班同学利用“累积法”测定金属线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细金属线的直径是______c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
1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木块长为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19.如图所示,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
20.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min______s。
21.某同学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cm、12.35cm、12.46cm、12.46cm,其中记录的数据中属于错误数据的是______;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cm。
22.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12.80 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误差,这个是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________同学,这个是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________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的四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__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_______c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C
6.C
7.D
8.D
9.C
10.C
11.C
12.C
13.B
14.735 245 0.25 0.35 3600 0.25
15.32 B 1.34 1mm
16.20.3 0.08 1
17.0.17cm 大
18.2.80 1min40.0s
19.1.75 1
20.3 7.5
21.12.35cm 12.46
22.不可以 丁 可以 分度值 丙 没有估计值 12.8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