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练习(2)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二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身高160cm的小名,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m B.教室长10步幅,约300cm
C.课桌长4拃,约2.8m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2.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是小梦爷爷的朋友在2020年重阳节送给爷爷的小柿子,他给柿子起了个名字叫“乒乓球”柿子。你认为该柿子的直径大约是( )
A.2mm B.20mm
C.40mm D.40cm
4.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导致的
C.读数时估读数字越多,误差越小
D.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5.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6.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小华测量的结果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小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60厘米=60米×10-2=0.6米 B.60厘米=60×102米=6000米
C.60厘米=60×10-2米=0.6米 D.60厘米=60厘米×10-2=0.6米
8.小明同学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2.35cm、2.36cm、2.36cm、2.51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B.2.357cm C.2.395cm D.2.40cm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B.该木块的长度为0.20dm
C.该木块的长度为2.68cm
D.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10.在进行长度测量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平行
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仍可以继续使用
C.测量长度时,只需要读到刻度尺的分度值
D.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起,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是______ s;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12.如图所示,用停表测出小明同学200m跑步的成绩为______s。
13.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s,图2A物长度为_____m。
14.小桂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图中刻度尺摆放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
1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粒子,其直径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2.5”是颗粒直径的数据,它的单位是______。
1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___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17.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秒表是实验室测量___________的工具,如图乙所示,该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18.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19.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min__s;如图2所示木板的长度为__cm。
20.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C
6.B
7.C
8.A
9.C
10.B
11.337.5 2.40
12.32
13.337.5 2.85
14.A 1
15.微米(μm)
16.误差 误差
17.0.1 时间 37.5
18.2.80
19.5 37.5 3.50
20.0.1 3.4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