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一节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1 16:5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 选择题
1.下列与了解“全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采用的探究方法相同的是( )
A.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B.第八次全国人口普查
C.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检测 D.珍妮古道尔观察猩猩的生活
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不能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中不可行的是( )
A.重新进行假设 B.研究制定出科学的探究计划
C.改变探究方法 D.改进实验条件、器具或材料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记录法
4.研究生物时,经常需要测量。下列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均匀方格纸测量不规则叶片的面积
B.利用量筒和水测量一粒葡萄的表面积
C.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体温
D.用细线和刻度尺测量不规则叶片的周长
5.下列不属于调查过程中的必需环节的是(  )
A.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制定调查方案
C.对调查过程如实记录 D.对调查对象进行逐一编号
6.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菊花的开放受温度影响吗?”属于科学探究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7.下面是小刚同学在调查昆仑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
B.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C.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
D.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
8.下列适于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
A.某校学生的男女比例 B.某校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
C.全国青少年近视率 D.初一三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9.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②调查范围无论大小,都要逐个调查;③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④探究过程中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调查法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在调查过程中,不应该(  )
A.明确目的 B.详细制定计划 C.凭个人喜好取舍 D.估计和假设
11.下列研究案例中,主要使用观察法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B.观察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
C.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D.以上都是
1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调查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 B.调查时避开不喜欢的动物
C.在调查过程中不必作记录 D.采下新鲜的水果,趁鲜品尝
13.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属于观察法的是 ( )
A.用肉眼看蜘蛛网上的小蜘蛛 B.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
C.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了解全国人口的数量
14.为了了解我国各省人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情况,可以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15.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统计我国人口数量 B.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C.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D.调查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
二、填空题
16.关于遗传和进化的研究,重要的是通过____或____,寻找具有说服力的____,并对这些做出符合逻辑的____。
17.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__。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__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__生物等。
18.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____________、分类、____________等方法。
19.调查的方法步骤:
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归类
20.我们进行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和调查___。对于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划分为______、_____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三、连线题
21.下列左侧表示要研究的问题,右侧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请进行连线匹配。
(1)青藏高原有多少只藏羚羊? ①实验法
(2)苍蝇有几对翅膀? ②调查法
(3)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③观察法
(4)草履虫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④资料分析法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四、综合题
22.新冠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尽管中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但病例输入引起局部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疫苗接种是限制传染病传播的最常规和有效措施之一,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现已经在全国广泛开展重点人群接种。为了解某地群众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某机构对756名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结果如下:
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岁
调查人数 187 273 205 91
愿意人数 64 114 91 52
百分比(%) 34.22 41.76 44.39 57.14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在确定调查对象时,应_______。
(2)根据调查结果,抽取对象中有_______%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调查结果还显示,人员的年龄越大,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越_______(高/低)。
(3)某市疾控中心计划对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进行跟踪调查,检测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同时了解接种后异常反应情况。请你设计表格用于本次统计汇总。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2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 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_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____菌。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A
7.B
8.C
9.C
10.C
11.B
12.A
13.A
14.B
15.C
16.观察 实验 证据 解释
17.调查方案 陆生 水生
18.调查 实验
19.调查 归类
20.目的 对象 动物 植物
21.② ③ ① ④
22.随机取样 56 高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岁
产生抗体人数
异常反应人数
23.
(1) 2和4 教室空气
(2) 需要 控制单一变量
(3) 教室空气和笔帽中有细菌和真菌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