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一道闪电,像一把利剑,划破寂寞的长空,催动着滚滚雷声,人类对于电的认识始于闪电。那么,电是什么?闪电又是怎样产生的?
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
11.1 从闪电谈起
一、电是什么
活动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①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②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了电就是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
③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
“-”
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叫做正电荷。
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二、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视频演示
活动3: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摩擦起电的实质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闪电 是怎样形成的?
2)什么叫尖端放电?
3)你知道哪些放电现象?
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的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所以在生活中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在大树下、房檐或高大建筑下避雨,以避免受到电击。
雷电的危害视频
尖端放电
实验表明:
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及其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答:可以判断是否带电和所带电荷的多少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验电器
结构:
三.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带电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静电的应用:
静电喷涂
静电植绒
静电除尘
静电复印
2、静电的防护:
安装避雷针
1、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 。
吸引轻小物体
我学 我用
电荷
正电荷
摩擦起电
3.实验室里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 ,它是利用同种电荷 的原理制成的。
4.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 ,而具有的性质 。
我学 我用
电荷
验电器
相互排斥
吸引轻小物体
5.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C
我学 我用
我学 我用
6、用细线悬挂的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斥,则:
A 、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C、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带电
D、它们可能都不带电
答案:B
我学 我用
7、两个物体相互靠近时,相互吸引,这说明:
A 、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C、可能一个物体带电,一个物体不带电
D、两个物体都不带电
答案:C
8、甲、乙、丙、丁四个小球,若甲与经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A 、一定不带电
B、不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不带电或带负电
答案:D
我学 我用
9.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给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我学 我用
B
1、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2、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1)正电荷: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一、电是什么?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三、验电器
1、作用
2、结构
3、原理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指针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应用
2、防护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喷涂
安装避雷针
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