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2 07:5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
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丽景象。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关于小明在湖中看到的云和鱼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LED(发光二极管)灯现在被广泛用作生活照明光源。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1993年日本科学家又发明了另一种LED,使人们得以用LED凑出足够亮的白光,大大提高了人类照明的效率。那么日本科学家发明的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4.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5.小萓将红色滤镜挡在照相机镜头前,拍一株绿叶黄花的秋菊,照片上秋菊的颜色是(  )
A.绿叶黄花 B.黑叶红花 C.黑叶黑花 D.红叶红花
6.在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人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筷子的一部分放在盛水的碗里,看上去向上弯折
C.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用来照亮室内的天花板
D.栽在河边上的树,能在水中形成“倒影”
7.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空调 B.树荫底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从水面上看池底变浅是由于光的反射 D.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8.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日环食 B.勺子好像在水面折断
C.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 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9.如图所示,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玻璃板;②厚为8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⑥白纸。小明选用了正确的实验器材,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小明应选用的玻璃板是厚为8mm的玻璃板较好
B.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就变大
C.当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棋子B,在此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棋子A的像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也能够看到后面的棋子B
10.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晷针影子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晷针影子的形成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1.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C.人向平面镜逐渐走近的过程中,人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12.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小狗在照镜子,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3.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
A. B. C. D.
1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潜望镜。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4时35分 B.5时38分
C.7时25分 D.7时35分
15.一束光线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25 ,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
A.25 B.50 C.65 D.75
二、多选题
16.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虚像
B.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C.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1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亮的地方是水
1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19.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我们要对实验进行合理的设计。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在研究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鼓面上泡沫的跳动反映鼓面的振动
B.在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时,为方便时间测量,将斜面倾角调小些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
D.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为了呈现清晰的光路,用喷雾器制造一个水雾环境
20.水平桌面上有一平面镜与桌面垂直放置,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分别放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甲处看镜中乙、丙的像时,丙的像会完全遮挡乙的像
B.在乙处的跳棋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C.在丙处的跳棋所成的像与乙处的跳棋所成的像大小不等
D.在丁处的跳棋所成的像离平面镜最近
三、计算题
21.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先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经过2.53s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2.一位身高1.6m的学生,傍晚站立在路灯下,他投在地面上的身影长2m,如果他沿投影方向移动2m后站立不动,此时影子长度增加了0.5m,求路灯的高度.
2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80°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小时,光线OB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或“折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四、实验题
2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小明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选用了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这样选的理由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要点燃A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改变______再做几次,目的是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阳利用如图甲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 ________放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玻璃板的位置。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利用 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寻找并记下蜡烛A的像的位置。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B应与蜡烛A大小 ________。
(3)移动点燃的蜡烛A,再做两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沿着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点A1和B1,A2和B2,A3和B3基本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_。
(4)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________像。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B 7.A 8.C 9.C 10.A 11.C 12.A 13.B 14.C 15.C 16.BC 17.BD 18.BC 19.ABD 20.BD
21.3.795×105km
22.8m
23.等于 靠近 同一平面内 可逆 漫反射
24.略
使像看起来更清楚 物距 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玻璃板较厚,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分别反射各成一个像
25.垂直 未点燃 相等 相等 不透过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