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从身边的问题出发
在上面四幅图中,每个物体都具有一种能量:落地过程中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燃烧的木柴具有内能;闪电具有电能;发光的太阳具有光能。
木柴在燃烧时,释放的内能来自什么能?太阳的光能来自什么能?
温故知新
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能量的类型,提出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能量的类型,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能量的多样性。
知识点
能的转移与转化
知1-讲
1
1. 现象探究:能量的转移。
物理现象
用热水袋取暖
一个球下降,另一个球上升
发电站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送到用户
现象分析 热水的内能转移到人体 下降的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上升的球 发电站的电能转移到用户
能量特征 能量的形式保持不变
探究归纳 上面实例中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能量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此过程叫能量的转移
知1-讲
2. 现象探究:能量的转化。
物理现象 蓄电池充电 蓄电池放电 核电站工作流程
现象分析 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蓄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核反应堆工作时,铀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化成蒸汽的内能,通过涡轮机蒸汽的内能转化成涡轮机的机械能,并带动发电机,使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能量特征 能量的形式变化
探究归纳 上面实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由此可知,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知1-讲
3. 常见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物理现象 能量的转化
石块从空中落下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水力发电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动机工作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电炉烧水 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灯发光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知1-讲
物理现象 能量的转化
蜡烛燃烧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乒乓球从地板上弹起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
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蒸汽轮机转动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煤烧水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知1-讲
难点突破
抓住要点,理解新知:
(1)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能量。
(2)热传递实质上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做功实质上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任何能量形式间的相互转化都必须通过做功来完成,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4)发生能量的转移时能的形式不变,只是能量的载体发生了变化;能量的转化是伴随着物体做功而表现出来的,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肯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了。
知1-讲
思想方法
利用对比法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定义 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由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的形式 保持不变 发生了改变
是否需要做功 不需要做功 需要伴随做功
知1-讲
例 1
[中考·黑龙江] 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生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知1-讲
思路导引: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摩擦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内能增大,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 错误;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 错误;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 正确;摩擦起电是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电能,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 错误。
知1-讲
①抓住“关键点”识别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关键点:整个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是否发生改变。
(1)若某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发生的是能量的转移。从能量减少的物体转移到能量增加的物体。
(2)若某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发生的就是能量的转化。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知1-讲
1.[中考·长沙]“收官之作,星耀全球”。2020 年6 月23 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 火箭加速升空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卫星与地面之间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A
知2-讲
知识点
能量守恒定律
2
归纳对比
能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区别
条件 特点
能量守恒定律 不需要条件 一种能量减小,另一种能量必然增加, 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 在转化的过程中, 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知2-讲
1. 现象探究:能在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会减少吗?
如图2 所示,电动机在工作时消耗了电能,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该过程中电能减少了,但机械能和内能增加了。
知2-讲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在一定量的某种形式的能减少的同时,总伴随着其他形式的能的增加,能的总量是守恒的,也就是说,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2.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知2-讲
3. 制作“永动机”必定失败:事实表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只要有运动就会产生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这样运动的能量就会减少,如果不补充能量,运动最终会停止,所以不消耗能量而能够永远运动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永动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的失败,从反面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知2-讲
例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 两个斜面相对连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冲上右斜面
C. 电水壶里的水沸腾后断电,水的沸腾却一直持续下去
D. 出枪膛的子弹射穿木板后,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运动
B
知2-讲
思路导引: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实现,故A 错误;两个斜面相对连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由于具有动能,会继续冲上右斜面,故B 正确;在电水壶的使用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而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断电后,水不再吸收热量,水的沸腾会停止,故C 错误;出枪膛的子弹高速运动,说明子弹具有动能,子弹射穿木板由于摩擦生热会使动能减小,它的速度减慢,故D 错误。
知2-讲
②深度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是指发生能量转化的物体总体的能量保持不变;若从其中一个物体的角度来分析,其能量是变化的。例如小球跳起高度越来越低,因为空气的摩擦,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是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若分析小球的能量变化情况,则小球的机械能是减少的。
知3-讲
知识点
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
3
认识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
物理现象 现象分析 结论
能量的转移 热水加热牛奶,内能从热水转移到牛奶 内能自动地从高温的水转移至低温的牛奶 内能可以无条件(自动) 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但内能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即: 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夏天,通电的空调可以将热量从低温的室内转移到高温的室外 在消耗电能的前提下, 内能可以从低温的室内转移到高温的室外
知3-讲
能量的转化 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机械能自发地转化为内能 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自发地转化为内能 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自发地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自动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即: 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烧开水时,燃烧的煤、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阳光照射沙滩,光能自发地转化为沙滩的内能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时,需要借助热机 ① 在一定条件下(借助热机、发电机等), 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② 许多散失到自然界中的内能无法再利用
内能转化为电能时,需要借助发电机来完成
物体与地面、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都散失在自然界中,无法利用
知3-讲
延伸拓展
内能转化方向的典例分析:
钟表上紧发条工作,最终会停下,机械能完全转变为内能,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干预,不需要满足任何的条件。而钟表要从周围环境吸热,使这部分内能转变为发条的弹性势能是万万做不到的。内能并非不可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知3-讲
自我反思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是有方向性的。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既有条件,也有代价。正是由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存在,节约能源才显得特别重要。
知3-讲
(1)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2)电烙铁工作时放出的热量很难再转化为电能。以上两个事实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 )
A. 任意性 B. 方向性 C. 单一性 D. 不确定性
例 3
B
知3-讲
思路导引:内能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后,很难再自发地转化为原来形式的能,这些都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知3-讲
③说明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的实例
(1)内能只能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
(2)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后,很难再自发地转化为原来形式的能。
2. [中考·连云港] 核电站是利用核________(填“聚变”或“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的;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它的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但这些内能无法自动转化回去,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________的。
知3-练
裂变
方向性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能量
方向性
守恒定律
转化和转移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能量的转移,是同种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
过程,能量的形式不变;能量的转化,是一种形式的能量
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过程,能量的形式发生改变。
2. 能量守恒定律
(1)每一种运动形式都可以用一种形式的能来量度,各种运
动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而运动形式的转化
过程必须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转移)和守恒。
(2)要对外做功,必须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
功,能量永远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若一种形式
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或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