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1 15: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物即是我,在心为志
——《短歌行》《归园田居》
情景任务
学校美术社的同学在为诗歌朗诵大会设计宣传展板时遇到了困惑:各位诗人该手持何物呢?该选配怎样的背景呢?
请阅读《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完成曹操和陶渊明的人物形象设计。
知人论世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未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借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知人论世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其儒道思想的矛盾性,他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在任八十余天就辞官归田,从此与官场决裂,终老田园。
仕隐经历
一起一落:29岁出仕,任江州祭酒,因厌恶官场污浊而辞职归家,后被召为江州主簿,不就。
二起二落:36岁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但桓玄阴谋篡权,陶再度失望,次年,借陶母去世,丁忧归家,闲居3年,田园避世。
三起三落: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宜的参军。但因时局动荡,再度辞官。
四起四落:40岁(公元405年8月)为彭泽令,11月弃官归隐,只做80天县令。
躬耕生涯:共20多年。44岁时家遭火灾,急剧贫困;427年秋,深感不久于人世,写三首《挽歌诗》,一篇《自祭文》。“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乃窘迫之写照。
任务一:选一物,配一景
你认为曹操或者陶渊明应手持何物?应该给他选配什么样的背景?
请结合诗中词句说明理由。
任务一:选一物,配一景
人生短暂
忧:人才难求
功业未就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
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任务一:选一物,配一景
厌弃:①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②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恋归:①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②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白描
工笔
写意
诗人形象:曹操/陶渊明
( )的( )
(特点描绘) (身份定位)
《短歌行》中的曹操
胸怀天下
渴求人才
建功立业
曹操的诗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悲凉慷慨。
内容上刚健有力,形式上简练、峻拔。
“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代表人物:三曹、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
厌倦官场
性本自然
躬耕田园
任务二:写一诗,配一文
请你为曹操或者陶渊明的诗人形象设计配一句(一首)诗。
小组讨论后推荐优秀的作品与大家分享。
体裁 题材 节奏 风格 主旨 表现手法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四言古诗
抒情诗
短促
激越
慷慨
悲凉
渴望建功
立业之忧
用典
比喻
五言古诗
田园诗
舒缓
平和
平淡
自然
回归田园
之悠
白描
比喻
情景交融
山河与田园,两位伟大的诗人用他们的作品向世人展现其迥异的内心世界。孟德的“志深笔长”,陶潜的“平淡隽永”,都值得我们不断去品读和回味。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