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酶的特性
1、知识方面:
能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应用。
2、能力方面: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和网络探究,让学生体验酶发现的艰辛,让学生关注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说课内容是在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特别是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为后面学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1)教材的编排特点:本章节的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性,如新教材将酶的高效性、专一性等实验编排在教材正文内容之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而在影响酶活性的探究性课题中也布置了不少讨论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再次,本章节的教材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教学重点: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影响;
(3)教学难点:对照性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细胞知识,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化学催化剂有感性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具有利用网络进行搜集、处理及表达、展示信息的能力。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初步提高全体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查找
1、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探究 感性认识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导入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2)贴近生活 激趣导入:
课前让同学们找寻生活中与酶有关的产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导入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讲述了他们的调查结果。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3)设计实验 探索问题
(1)如何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给予以下实验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实验设计。
可溶性淀粉
过氧化氢
NaOH
Hcl
碘液
α-淀粉酶(最适温度50℃—75 ℃)
过氧化氢酶(新鲜鸡肝)
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2)教师重点介绍对照性实验设计中三个主要原则:
等量原则
对照性原则
单因子变量原则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序号 项目 试管
1 2
1 H2O2溶液 2mL 2mL
2 肝脏研磨液 2滴 /
3 FeCl3溶液 / 2滴
4 结果现象
等量原则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序号 项 目 试管
1 2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
2 注入蔗糖溶液 / 2mL
3 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 2mL 2mL
4 注入斐林试剂 2mL 2mL
5 结果现象 砖红 无
对照性原则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项目 试管
1 2 3
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温度 热水 沸水 冰块
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碘液 1滴 1滴 1滴
结果现象
单因子变量原则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3)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设计情况,并发现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 :
A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缺少对照组。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科学?
序
号 项
目 试管
1 2
1 α-淀粉酶溶液 1ml 1ml
2 PH NaOH 1ml Hcl 1ml
3 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4 温度 60℃ 60℃
5 斐林试剂 2ml 2ml
6 实验现象
2 PH NaOH 1ml Hcl 1ml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B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序号 项
目 试管
1 2 3
1 α-淀粉溶液 1ml 2ml 1ml
2 淀粉酶 1ml 1ml 1ml
3 温度 60℃ 沸水 冰水
4 碘液 1-2滴 1-2滴 1-2滴
5 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两点错误,一是加入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没有遵循等量原则,二是试剂加入的顺序错误2、3步应互换,导致出现多个变量。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有错误?
1 α-淀粉溶液 1ml 2ml 1ml
2 淀粉酶 1ml 1ml 1ml
3 温度 60℃ 沸水 冰水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C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探索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序
号 项
目 试管
1 2 3
1 α-淀粉溶液 1ml 2ml 1ml
2 PH 蒸馏水1ml NaOH 1ml Hcl 1ml
3 可溶性淀粉 2ml 2ml 2ml
4 温度 冰水 沸水 60℃
5 斐林试剂 2ml 2ml 2ml
6 温度条件 煮沸1分钟 煮沸1分钟 煮沸1分钟
7 实验条件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PH值和温度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有错误?
Hcl 1ml
NaOH 1ml
蒸馏水1ml
PH
2
60℃
沸水
冰水
温度
4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指导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建议:也可使用唾液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来做此实验。
4)教师指导 调整设计
除了注意实验设计三原则外,还要注意实验的顺序,如果有时间,实验组可等梯度多做几组,得出的结果更准确。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指导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建议:也可使用唾液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做此实验,但要注意它们的最适温度。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实验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5)动手实验 检验结果
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实验,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具体思维”的飞跃。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实验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以下是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
老师针对实验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
例1:有一组同学在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第一步先放了淀粉酶,在调节了温度后才放淀粉,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期的不一样。
例2:有一组同学在做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发现结果不同。
教学策略
设计思路-总结
查找
导入
探索
指导
实验
总结
6)交流成果,总结提高
学生交流成果,体验探究成功与失败;学生评价各组研究成果;回忆酶的各知识点;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CAI课件、网络、实验室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图
教学流程
网络查找 感性认识
贴近生活 激趣导入
设计实验 探索问题
教师指导 调整设计
动手实验 检验结果
交流结果 总结提高
多 种 媒 体 技 术
学生
学生
教 师
教学策略
教学板书
二、酶的特性
1、酶的特性
(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PH值影响酶的活性
2、对照性实验设计三原则
(1)单因子变量原则
(2)等量原则
(3)对照性原则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重点是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所以我在处理这一内容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调查、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探讨等探究过程获得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动手实验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些是我在课前没能预见到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知识深度与知识面不足,特别是生物知识与各学科间联系的知识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