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
一、单选题
小明在学习完某个朝代的历史大事后,制作了一条知识线索(如下图所示)。小明刚学习完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新朝最后的结局是( )
A. 被陈胜吴广起义推翻 B. 被黄巾大起义推翻
C. 被绿林赤眉起义推翻 D. 刘邦项羽起义推翻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颁布诏令释放奴婢,“欲归父母者,悉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其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等。此举意在()
A. 增加劳动力以发展生产 B. 贯彻“无为而治”的儒家思想
C. 完全铲除奴隶制的残余 D. 延续西汉的“盐铁专卖”
如图是东汉时期的一个院落的陶制模型。豪强大族一般住在这种大院落中,院落的墙体高而厚,窗户高而窄,四个角落都有防御塔,可以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A. “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
B. 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C. 陈胜、吴广起义
D. 匈奴经常南下侵略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 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 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 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负担
“光武中兴”统治局面的开创者是
A. 诸葛亮 B. 曹操 C. 刘秀 D. 王莽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下诏令:“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废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A. 释放奴婢,缓和矛盾 B. 监督官吏,惩处贪官
C.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 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公元 25 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A. 西汉 B. 东汉 C. 蜀汉 D. 后汉
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 外戚权利的膨胀 B. 宦官把持朝政
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 王莽施政的危害
如果你是皇帝,你认为下列人物哪个是东汉专权的“外戚”( )
A. 皇帝的弟弟 B. 皇帝的叔叔
C. 皇帝的子女 D. 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对于东汉后期形成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造成的后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上述现象的出现,导致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②上述现象的出现,加剧政治的腐败
③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东汉的灭亡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大泽乡起义和黄巾起义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对这两次农民起义分析正确的是
A. 都是由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 B. 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统治者的统治
C. 都是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D. 都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后汉书》记载:“角(张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家化天下,转向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关于此人领导的起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宗教形式组织 B. 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C. 起义取得了胜利 D. 打击了西汉统治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材料描述的是哪次农民起义()
A. 大泽乡起义 B. 绿林赤眉起义 C. 黄巾起义 D. 项羽刘邦起义
二、材料解析题
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讨一下东汉的历史。
材料一 南宋诗人陈亮在《龙州集》中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
材料二 “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材料三 东汉后期多黑暗,君权旁落局面乱;反抗情绪民间蔓,振臂起义天下应。
(1)材料一中陈亮赞颂的是哪位君主统治时期出现的什么局面?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东汉后期哪一现象造成“君权旁落局面乱”?材料三中的“振臂起义天下应”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3)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
阅读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武帝是一个实际的政治家,他知道大乱之后,急于要休养生息,所以一味地减官省事。……所以其时的政治,颇为清明。
材料二:后汉(东汉)的乱源,共有好几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戚和宦官。
材料三:在下流社会,则各种迷信,逐渐结合,而形成后世的道教。在汉时是其初步。……张角却声势浩大,以公元一八四年起事。
——以上均摘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材料一光武帝是哪个朝代的建立者?“休养生息”政策的首创者是哪位皇帝?“减官省事”能对应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
(2)材料二表明东汉的乱源,最重要的是哪两股势力?他们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中人物创立的教派,并说明与材料三中提到的宗教之间的联系。
(4)根据所学指出“以公元一八四年起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戚、宦官的权力起伏消长,成为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皇帝年幼登基后,一般由皇太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戚专权。皇帝成年后,又利用身边的宦官争夺大权,又导致了宦官专权。
材料二: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经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1)材料一反映了东汉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弊端和危害?
(2)材料二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起义结果如何?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C.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但进入东汉中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贯穿于整个东汉中后期的历史,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东汉末年政治的腐败引发了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可知小明学习的内容是东汉,故C正确。ABD.综上,其余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合,故排除ABD。
故选C。
2.【答案】C
【解析】C.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公元23年末,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垮台。故C正确。
AB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被秦军镇压,没有推翻秦朝统治;直接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黄巾大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故排除ABD。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颁布诏令释放奴婶”,结合所学可知,释放奴隶后有利于增加自由劳动力。在封建社会,自由劳动力会回归土地进行耕作发展生产,故A符合题意。B.无为而治"的是道家思想,而非儒家,故B不符台题意。C.完全铲除奴隶制的残余,说法过于绝对,故C不符合题意。D.西汉的“盐铁专卖政策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B
【解析】B.结合所学和题干,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居住的大院落,“墙体高而厚,,窗户高而窄,四个角落都有防御塔”,可以判断这种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体现出东汉时期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故B正确。A.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社会出现的比较安定的局面,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C.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末年发生的农民起义,也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D.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故匈奴南下侵略不符合当时史实,故排除D。故选B。
5.【答案】D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
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C正确。A.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故排除A。B.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统一了北方,故排除B。
D.王莽是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故排除D。选:C。
7.【答案】D
【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题干东汉光武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可知,光武帝刘秀颁布诏书,以为今边郡盗谷五十斛即定为死罪,是开酷吏妄杀之路,故宣布废除此法,与内地郡国相同。因此,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废除酷法,减轻刑罚,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故选D。
8.【答案】B
【解析】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所以,B项正确。ACD.西汉是202年刘邦所建,蜀汉是221年刘备所建,后汉为五代时期的王朝,故排除ACD。故选B。
9.【答案】D
【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莽施政是东汉建立之前,故D不包括。A.东汉中央政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故A包括。BC.地方州牧势力的膨胀和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都推动了东汉政权走向衰亡,故BC包括。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外戚专权的相关知识。东汉后期,政治的突出特点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属于外戚。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形成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轮流把持朝政,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①②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B
【解析】略
13.【答案】A
【解析】A.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故A正确。B.黄巾起义没有推翻东汉统治,排除B。C.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排除C。D.黄巾起义打击的是东汉的统治,排除D。故选A。
14.【答案】C
【解析】C.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描述的是黄巾起义。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起义军头裹黄巾,史称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故C正确。A.大泽乡起义发生于公元前209年,故A错误。 B.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故B错误。D.项羽刘邦起义发生于秦末时期,故D错误。故选C。
15.【答案】(1)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3)统治者应该为政清廉,实行仁政,关心人民生活,爱惜民力等,才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
16.【答案】(1)东汉;汉高祖(刘邦);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2)外戚和宦官;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个派别。
(4)黄巾起义。
17.【答案】(1)即位的皇帝大都年幼。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 (2)黄巾起义。太平道。起义最终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3)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比较小,导致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社会动荡黑暗,导致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