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5.2密度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5.2密度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2 08: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5.2密度习题
一、单选题
“盐水选种”时需要用密度为的盐水,现配制了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这样的盐水
A. 符合要求 B. 无法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C. 不符合要求,需要加盐 D. 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
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甲和乙,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右盘中放两个甲球,在左盘中放三个乙球,天平刚好平衡,则
A.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 B. 甲球和乙球的质量之比为:
C.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 D.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三个完全相同杯子里装同样多的水,若把质量相同的铅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后,三个杯中的水仍未溢出,那么水面上升最多的是
A. 放铝块的 B. 放铁块的 C. 放铅块的 D. 一样高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给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A. ,
B. ,
C. ,
D. ,
酒精的密度是,那么
A. 能装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的酒精
B. 能装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的纯净水
C. 满瓶水和满瓶酒精的质量之比是:
D. 满瓶水和满瓶酒精的体积之比是: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王飞用力向下踩积雪,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脚印下的雪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只要测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积雪的密度
A.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北方寒冬为制作冰雕而需要冰块,艺术家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宽、高。在箱内加深度为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已知,,则为
A. B. C. D.
在你答卷的过程中,对笔中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D.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酒精
A. 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质量不变
C. 密度不变 D. 质量变为原来的倍
一块金属的密度为,质量为,把它分割成三等份,每小块的
A. 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B. 质量是的三分之一,密度仍为
C. 质量和密度都与原来相同
D. 质量仍为,密度是的三分之一
二、填空题
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如图所示,橡皮膜会______,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观察橡皮膜会______选填“向外凸起来、保持平齐、向里凹进去”。锥形瓶在由热水放入冰水之后,锥形瓶中气体质量______,密度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一个容积为的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为,若用这个瓶子装满酒精,这瓶酒精的质量为______,若将这些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______选填“”、“”或“”。
体积为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水的体积是______。
中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年月日成功首飞,型飞机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若该合金部件比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重量减少了,则该合金部件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如图所示。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种液体的高度,记为、,则煤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用、、来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体积为是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和铝块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______


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的数据与铝块和铝块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的质量数据改为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图象,请你在上面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
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
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铜的密度,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
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
请完成下列问题:
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______,铜线的长度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设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则盐水的密度:

因为,
所以配制的盐水不符合要求,盐水密度偏大,需要加水以减小密度;
故选:。
知道盐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与需要的盐水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盐水的密度大于,需要加水;如果盐水的密度小于,需要加盐;无论加盐还是加水,总是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分清改变液体密度时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密度公式,属于中档题。
利用甲球与乙球的体积和质量关系是已知的条件,结合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甲球与乙球密度之比。
【解答】
因为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甲球,左盘中放三个乙球时,天平恰好平衡,所以,。

实心球甲和乙体积相同,即。
由密度公式得:,,
故,
所以
故选C。
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能否根据密度求出相应的体积。关键是要知道这三者密度的大小顺序。
要判断哪个杯子水面升高的最多,就得需要知道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而要判断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我们可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判断。
【解答】
因为,,
所以,
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
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
则,
所以放铝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故选A。
4.【答案】
【解析】解: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这就是量杯的质量;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时,液体的质量为,
则液体的密度。
故选:。
读图象可知,量杯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
用总质量减去量杯的质量,再利用公式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5.【答案】
【解析】解:
A、瓶子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子的容积,
则,
最多能装下酒精的质量:,所以不能装下的酒精,故A错误;
B、瓶子装满酒精时,酒精的体积就等于瓶子的容积,
则,
最多能装下水的质量:,所以一定能装下的纯净水,故B正确。
C、满瓶水和满瓶酒精,体积相同,由可知,质量和密度成正比,
则::::,故C错误;
D、满瓶水和满瓶酒精,体积相同,即::,故D错误。
故选:。
根据瓶子的容积不变,已知水的密度和酒精的密度,利用公式判断选项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注意瓶子装满某种液体时,液体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
6.【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关键点是“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联系点是脚下的积雪被挤压变成冰层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列出关系式求解出积雪的密度。
【解答】
设脚印的面积为,积雪的厚度为,脚印的深度为,冰的密度为,
脚印下积雪的质量为,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为,
根据得:,
所以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由题意可求在箱内加深度为的水的体积、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据此列出等式可得的大小。
【解答】
在箱内加深度为的水,水的体积:

水结冰,冰的体积:

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可得:

由可得:


解得:。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8.【答案】
【解析】【试题解析】
解:答试卷的过程中,由于墨水在减小,根据质量和密度的特点知:其质量减小了,但是密度没变,虽然质量减小,但是体积也减小,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故ABD错误。
故选:。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9.【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的真正含义后,可顺利解决此题。
密度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一般不变;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解答】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酒精用去一半后,种类、状态、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A错误,C正确;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物质总量减半,其质量减半,故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
【解析】解:金属的质量为,将其分成三等份,每一等份的质量为总质量的三分之一,即;
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将金属块分为三等份,物质的种类没变,所以每小块的密度也不发生变化,仍然为。
故选:。
物体分为为三等份,很容易得到每一等份的质量与总质量的关系;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由此可以得到每一小块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有时,物体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当外界的温度变化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因为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界的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会减小;反之会增大。
11.【答案】向外凸起来 向里凹进去 不变 变大
【解析】解:把瓶子放入热水中,瓶子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所以橡皮膜会向外凸起来,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瓶子中的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变小,所以会观察橡皮膜会向里凹进去。
锥形瓶在由热水放入冰水之后,锥形瓶中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质量不变,根据知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向外凸起来;向里凹进去;不变;变大。
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分析瓶子中的气体的体积变化,判断橡皮膜的变化;根据质量及其特性判断气体的质量变化,进而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气体的密度变化。
此题考查质量及其特性、密度的大小变化,能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判断瓶子中的气体的体积变化是解答此题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根据可得,瓶子的容积:

根据题意可知,,
则装入酒精的质量:

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分子间的空隙,而使总体积变小,
所以若将这些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故答案为:;。
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可得瓶子的容积,然后求出装入酒精的质量。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分子之间的间隙,利用好瓶子装满某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这一隐含条件是关键。
13.【答案】
【解析】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质状态无关,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由得
水的质量;
水的体积。
故答案为:;。
已知冰的体积和密度,求质量,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冰和水的质量前后不变。
计算本题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换算,,。
14.【答案】: :
【解析】解:
由题知,甲、乙按质量比:混合时,,
由密度公式可得混合后的密度:,---------
甲、乙按体积比:混合时,,
由密度公式可得混合后密度:,--------
因两种方式混合后的密度相等,
所以:,
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
由前面解答可知,
合金部件比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重量减少了,即,
使用合金和传统上使用甲制作该部件的体积应相等,所以,
由密度公式可得:,
化简解得:。
故答案为::;:。
甲、乙按质量比:混合时,即,合金的质量等于两者质量之和,根据密度公式分别表示出两金属的体积,两者之和即为合金的体积,合金的质量与合金的体积之比即为合金的密度;
甲、乙按体积比:混合时,即,合金的体积等于两者体积之和,根据密度公式分别表示出两金属的质量,两者之和即为合金的质量,合金的质量与合金的体积之比即为合金的密度;
两种方式混合后的密度相等,据此列出方程,可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该合金部件比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重量减少了,即;使用合金和传统上使用甲制作该部件的体积应相等,所以;
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合金的密度,根据建立方程可计算甲、乙的质量之比。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综合应用,关键是知道合金的密度等于合金的质量与合金体积之比;本题的计算量大,计算时要细心。
1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要注意两容器的横截面积相等。
由密度公式可知,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它们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相同容器的横截面积相等,根据表示出水和煤油的体积,两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煤油密度的表达式。
【解答】
由题知,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因为,,
所以,,
又因为两个容器相同,
所以,甲液体是水,乙液体是煤油;
两容器相同时,横截面积相等,则
,,
因为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
所以,,
则。
故答案为:。
16.【答案】用手拿砝码 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解析】解:图中用手拿砝码,汗渍会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要用镊子夹取砝码;
图乙中,铝块的质量;
用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铝块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小组同学为了得出结论,将铝块的质量数据改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验要求,物理实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下一步的操作应找出原因重做实验。
故答案为:用手拿砝码;;如上图所示;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天平是精密的测量仪器,在使用时必须遵守固定的规则,如:要左物右码放置、用镊子夹取砝码、使用前先调节等;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质量;
用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利用描点法做出图象;
在实验过程中,应实事求是,不应该随意改动测量数据。
本题考查了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和读数以及描点法作图、实验的评估等,要注意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
17.【答案】
铜线的质量 铜线的体积 铜线的长度

【解析】解: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已知铜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然后利用可求得卷铜线的长度;故设计表格如下:
铜线的质量 铜线的体积 铜线的长度
该卷铜线的质量;
由可得,该卷铜线的体积,
铜线的长度。
故答案为:见上表;;。
根据实验步骤确定测量的物理量,然后设计记录表格。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示数;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然后利用可求得卷铜线的长度。
此题考查质量的测量和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难度不是很大,但设计表格给此题增加了难度。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