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1.1运动和静止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1.1运动和静止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2 08: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1.1运动和静止习题
一、单选题
如图,小红坐在列车甲上静止不动,以列车甲为参照物,她看到另辆列车乙向东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甲一定向西行驶
B. 以小红为参照物,列车乙一定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乙一定向东行驶
D. 以小红为参照物,列车甲一定是静止的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海水奔腾 B. 百米冲刺 C. 风起云涌 D. 星光闪烁
小明坐在爸爸驾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由此现象可推断小汽车的速度比大客车的速度
A. 一定大 B. 一定小 C. 一定相等 D. 无法判断
年月日时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第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C. 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D. 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果树长大 B. 糖溶于水中不见了
C. 细菌繁殖 D. 夜晚天空中的流星
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由于楚人没有清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让人贻笑大方.实际上落入江底的剑相对于船和江岸的运动情况分别是
A. 运动、静止 B. 运动、运动 C. 静止、运动 D. 静止、静止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 月球绕地球公转
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 河水在河中流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段描写所含的物理意义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船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 B. 以船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C. 以流水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 D. 以流水为参照物山是静止的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船 B. 山 C. 山上的树木 D. 岸边的房屋
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 垂直起飞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悬停
二、填空题
小明在马路边用手机先后拍两张街景照片,如图所示,若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小的是_____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______。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如图所示,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的。
“水涨船高”中的“船高”是以______ 为参照物,若以水为参照物则船是______ .
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______的;若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
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空气是______的,小红向______行驶。
歌词、诗词和成语中常有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请你根据列出的动词填上被描述的物体和参照物。
诗词或成语 动词 被描述的物体 参照物
水落石出 出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穿行
在站台上,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内的乘客觉得自己向西运动。乙车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向______运动。
坐在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在向______选填“西”或“东”行驶,以船为参照物,人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李白在望天门山诗中说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一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的参照物是______。
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小红坐在列车甲上静止不动,以列车甲为参照物,她看到另辆列车乙向东行驶,说明甲乙两车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两车有三种运动情况:
如果甲车相对于地面静止,乙车在向东行驶;
如果乙车相对于地面静止,甲车向西行驶;
甲车相对于地面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不一定向西行驶,故A错误;
B、以小红为参照物,列车乙一定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乙不一定向东行驶,故C错误;
D、以小红为参照物,列车甲一定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以及根据参照物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2.【答案】
【解析】解:
A、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百米冲刺,运动员的位置相对于地面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风起云涌,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不均匀产生的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3.【答案】
【解析】解:小汽车和大客车同向行驶,小汽车的速度较快,大客车速度较慢,小汽车和大客车之间距离越来越小,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客车向小汽车“倒退”而来,故A正确。
故选:。
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答案】
【解析】解:
A、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卫星随火箭一起上升,卫星与发射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火箭与发射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故B正确;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火箭与发射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卫星随火箭一起上升,卫星与火箭之间没有位置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掌握物理课中机械运动的定义,不要和生物运动、分子运动等相混淆。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的位置变化,从概念分析解答此题。
【解答】
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物体的位置如果发生了变化,就说它做了机械运动,分子在不停运动、树木在不断生长、细菌的繁殖都不是机械运动;夜晚天空的流星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
【解析】解:故事中的江岸作为参照物,剑和江岸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江岸为参照物,剑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剑和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船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楚人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选A.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这个物体就假定为不动.
7.【答案】
【解析】解: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相对于地面来说飞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机械运动;
B、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地球而言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C、苹果由绿变红,是苹果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苹果变熟了,但苹果的位置没有变化,不是机械运动;
D、河水在河中流,河水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故选:。
根据我们对于机械运动的理解来作答,能够区分开机械运动和其他的运动形式。
此题考查的我们对于机械运动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
【解析】解:
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是运动的,故A正确、B错误;
、文中没有指出水是否流动,无法直观的看到山与流水位置的改变,故CD说法不确切,故CD错误。
故选:。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9.【答案】
【解析】解: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
故选:。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0.【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
飞机下落过程中试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认为地面在向飞机运动,是以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垂直降落,所以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故B正确。
故选B。
11.【答案】右 大卡车
【解析】解:从图上可以看出当选择小轿车为参照物时,大卡车的位置偏右了,所以大卡车以小轿车为参照物时是向右运动的。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三者通过的距离,发现大卡车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大卡车的速度最慢。
故答案为:右;大卡车。
首先由图片判断出轿车和卡车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参照物的不同,来判断树、骑自行车的人、卡车的运动方向;
以地面为参照物,观察自行车、卡车以及小轿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进行分析三车运动的快慢。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12.【答案】机械运动;参照物;静止;运动
【解析】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以传送带为参照物,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货物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货物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来说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机械运动;参照物;静止;运动。
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我们说的静止实质上是相对静止;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在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要选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3.【答案】水底;静止的
【解析】
【分析】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此题要求学生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选择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解答】
解:“水涨船高”中被研究的物体是船,船高说明船在运动,以水底为参照物,船和水底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因为水和船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水为参照物,认为船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水底答案不唯一,只要所选参照物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可;静止的.
14.【答案】运动;静止;相对。
【解析】
【分析】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
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
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汽车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地面做参照物,人和汽车是运动的;
乘客坐在车里,乘客相对于车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汽车做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这说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相对。
15.【答案】运动 静止 西
【解析】解:因为空气流动形成风,当天无风,说明以地面为参照物,空气是静止的。小红在骑行,说明以小红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虽然当天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这说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东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红是向西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西。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要根据题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6.【答案】石;水;月亮;云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
“水落石出”,研究的对象是石头,石头是运动的,是以水为参照物的;
月亮在如白莲花般的云中穿行,观察的对象月亮,若以云作标准,月亮在运动,所以云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石;水;月亮;云。
17.【答案】甲车 东
【解析】解:当甲车开动时,乙车内的乘客觉得自己向西运动,这是因为他选择了甲车作为参照物,自己乙车相对甲车的位置在发生改变;
由题知,乙车静止在站台上,而乙车内的乘客觉得自己向西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则甲车相对地面向东运动。
故答案为:甲车;东。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8.【答案】船人 东 静止
【解析】解:以船或以人为参照物,桥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桥是运动的,故会有桥迎面而来;
河岸和桥之间没有位置移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船是向东运动的;
人在船上,人与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船人;东;静止。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该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取,属于常见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船 青山
【解析】解:
“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船来说的;
“孤帆一片日边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
故答案为:船;青山。
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从古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意思所在。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系,参照物选择不同,结论就不同。
20.【答案】运动 静止 相对
【解析】解:
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路边的树木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小明是运动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公共汽车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小明是静止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相对。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