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2)语文试题(粤教版)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2)语文试题(粤教版)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9-26 11: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2)【粤教版】
命题范围:必修1第三、四单元
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幽僻 煤屑 踱步 斑驳
B.袅娜 酣眠 霎时 渺茫[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倩影 璀粲 煦暖 蕴蓄
D.点缀 裨益 云翳 麻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是观众深受教育。
C.“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职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D.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金华上任后,国家审计署大胆公布国务院直属部门大肆挪用专项财政资金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B.美国政府近日表示,还没有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打算,这是真实的想法还是麻痹伊朗的手段,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印度佛教复兴之父安贝卡说:“即使你穷得只剩下一件衣服,你也应该把它洗得干干净净,让自己穿起来有一种尊严。”
D.各国对克隆技术的态度不一,有的主张全面禁止,有的支持治疗性克隆。在联合国的投票过程中,对此中国投了反对票。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二、本大题为7小题,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兗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 循吏》)
[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21世纪教育网
A.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造化
D.高颗、杨素亦礼遇之 礼:用礼节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周太祖见而器之 功未就而帝崩
B.为高氏所诛 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C.上降玺书褒美之 上悼惜久之
D.以叔略有巧思 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3分)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4分)
(2)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4分)
(3)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⑴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⑵淇水汤汤, 。 ,士贰其行。(《诗经·静女》)
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⑷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21世纪教育网
三、(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
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
13.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14.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21世纪教育网
15.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远来的和尚
冰心
我叫钱清,他叫钱宓,我们是三十多年前在美国认识的。
如今他就坐在我的对面,一身笔挺的藏青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却戴着一条黄色绣着金龙的缎子领带,似乎显得俗气,这就是钱宓。他也许看着我这一身褪了色的蓝布中山装觉得寒伧呢。
我是四十年代末期在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得了生物学的学士学位,又得了美国东部一所名牌大学的奖学金去进修的。因为成绩还不错,得到了系主任威尔逊博士的欣赏,我跟他写了硕士和博士论文。得到博士学位后,他又留我在系里当了他的助手。
也就在这时,我认识了我的妻子艾帼。她是台湾人,可是对于大陆祖国的一切,十分向往。她学的也是生物,和我接触很多,又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总是追着我问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说是“要能回去看一看多好!”她还说:她的名字本来叫“帼英”,因为热爱祖国,自己把“英”字去掉了,因为“艾帼”,叫上去就是“爱国”。那时台湾和大陆还绝对不能来往,我本来就从心里喜欢她,就和她开玩笑说:“除非你和我结婚,我就能把你带回去。”她红着脸打了我胳臂一下,她一向很拘谨,这种表示是她从来没有过的。我就大着胆子,拉着她的手说:“你如和我结婚,回到大陆,就不能回台湾去了。”她还是红着脸,低下头去说:“我台湾家里,上有兄姐,下有弟妹,我的父母是不会太想我的。”就这样,我们在美国结了婚,一年后我们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一个叫“纪中”,一个叫“念华”,也是艾帼给她们起的名字。
也就是这时,钱宓从国内来了,他是自费留学的,也想学生物,知道系里有中国老师,便来找我,拉起同胞的关系来,亲热得了不得!但是他的英文程度很差,我就推荐一个急于找工作的女生,帮他补习。这个女生叫琳达(她的母亲是个黑人,她长得却完全是白种人的样子,白皮肤,蓝眼睛,一头浅黄的卷发,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父亲,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她便姓了母亲的姓),钱宓和她不久就恋爱上了,钱宓家里大概很有钱,因为我们看见琳达戴上了一只很大的钻石戒指。(他们结婚后,钱宓还花了一大笔钱,把琳达的母亲送到芝加哥她的兄弟处去,因为他怕朋友看见他有个黑人的“丈母娘”。)
钱宓结婚后,两年中间也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琳达,一个叫露西,她们常到我们家来玩。我们在家里都说中国话,琳达和露西都听不懂,因为她们的父亲,从来不教她们说中国
话,哪怕是简单的一两个字!但是纪中和念华上的都是美国小学,她们可以用英语交谈。
在美国的十几年,匆匆过去了,在威尔逊博士的苦留和祖国母校的敦促下,我还是选择了回国的道路。这时钱宓又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在我任教的这所大学里替他找个位置,他笑着说:“我听他们都亲昵地叫你‘钱’、‘钱’的,也许他们会让我这个姓‘钱’的顶了你的缺。”
我腻烦地看了他一眼,说:“你自己去同威尔逊主任说说看。”我们一家就忙着收拾回国了。
这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这二十年来,他回国来了好几次,在蒋介石未死之前,他是回大陆一次,也必到台湾一次,也都说是探亲访友,也想法到各大学去演讲。蒋介石死后,他就不去台湾了,专跑大陆。据我在美国的中国朋友信中说,他自称是国内大学请他回去讲学的。他每次回来总要通过外事部门以美籍华人教授的身分请见政府领导,于是报纸和电视上,也有政府领导接见他的短短报道和镜头……
他对我倒是很殷勤的,这时正问着我们的近况,我说:“我还是教我的书,艾帼在生物试验室里当了个副教授。纪中是个北师大的毕业生,现在正教着中学。念华是医科大学毕业了,正在大学的附属医院里实习。”同时我也问他,他笑说:“琳达是个地道的美国式的贤妻良母,我的两个女儿都和美国人结了婚,对方都是商业界人士,至于他们做什么买卖,我也没有细问,反正她们都过得不错,因为她们都不必出去工作。”艾帼把整治好的茶点端了出来,放在茶几上,我们正要开始吃茶,外面的汽车喇叭响了,钱宓赶紧扔下茶巾,站了起来说:“对不起,我要去受领导的接见了……你见过这几位领导没有?”
我也笑着站起来,说:“我一个普通的教授会有被召见的荣幸?只不过在开政协会议的时候,在台下静听他们的报告……”钱宓也不知听见没有,脚步早已跨出了门外。
我们把他送上了车,艾帼关上了院门,回头撇着嘴对我笑,“这真是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16.对于钱宓这个人,作者写出了他性格的哪些方面,请结合文中内容内容进行分析。(4分)
17.小说结尾可谓戛然而止,你认为有什么妙处?(5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这篇小说成功地刻画了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这是针对哪一类社会病态现象而进行的有意创作呢?现代社会还存在这一现象么?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6分)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仿照下面这段话,另选一种花卉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排比、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
多么美的菊花啊!细长的白色花瓣,孤单的几片绿叶,挺立的枝茎。是风摇着他还是他拨弄秋风呢?不过狂烈的风没能把他折断,他仍傲然地立在那里,尽管秋风曾夺去他一两片花瓣,但他还在对抗着寒风。
21世纪教育网
20.阅读下面短评,在空格处步补上不同的内容,使之简明且前后不重复(每一小句不超过12字)
“偷菜游戏”是一款风靡网络的休闲交友游戏。种菜、守菜、偷菜……一场“全民偷菜”的时尚飓风席卷大江南北,风靡长城内外:从七旬老翁到稚嫩少年,从白领精英到打工一族,偷菜无处不在,偷菜无时不有,……。越来越多的“菜农”在“菜地”与里乐不思蜀,流连忘返。用网络时髦的话讲:“种的是心灵的寂寞,守的是收获的时间,偷的是朋友的情感。”
其实,对于“种菜、守菜、偷菜”,不少人也持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是把双刃剑,把握不好,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而问题或许表现为 ,或许表现为 ,或许表现为 。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璀璨)
2.C(“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指办事不切实际,喜欢铺张浮夸。这里应为“好高骛远”。)
3.C(A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的是李金华的行为,还是审计署的行为,还是国务院直属部门的行为,意思不明确。B项,是否定“真实想法”还是否定“麻痹伊朗的手段”,语意不明。 D项,中国反对的内容不明确。)
4.C(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 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 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由此可选C。)
5.C(化:教化,通过教育使之改变)
6.D(而:表顾承|表转折;为:介词,表被动|表判断,可译为“是”;之:代词|音节助词;以:都是连词,“因为”)
7.B(①是外表②是作战勇敢④说明其巧思,并不等同于政绩出色)
8.C(“百姓称赞”并不是因为“营建宫殿”的事)
9.(1)樊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热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计数”、“晓习”、“委”、“信”,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
(2)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素”、“因”、“进”、“奇”,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21世纪教育网
(3)尉迥的部将宇文威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寇”、“击走”,每错译、漏译一处扣1分)
参考译文:
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东阳侯。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腐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
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宪用他做园苑监。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建德五年,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叔略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朝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周宣帝时,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有巧思,被授予营构监,宫室规划,都是他确定的。工程还未完成而宣帝就驾崩了。
尉迥叛乱时,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尉迥的部将宇文威来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又做汴州刺史。高祖接受禅让称帝,叔略位次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在汴州多早,为官很有声誉。邺(北齐的都城)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朝廷因为经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调任他为相州刺史,他的政绩是当时的第一。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石,并且告示天下。百姓因此称赞说:“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从开始做司农,举凡农业耕作,叔略另外进行整治规划,都出人意料。朝廷中有犹豫拖延、公卿不能决断的事务,叔略总是为他们评议处理。叔略虽然没有学问,说话做事能有所依照,但是他深思后的独列见解,暗里与事理吻合。樊叔略很被皇帝亲信,高颎、杨素也以礼相待。叔略个性很喜欢铺排奢华,每次施斋供养,一定开方丈,准备水陆法会。
开皇十四年,跟随皇帝到泰山祭祀,走到洛阳,皇帝命令他审查记录罪犯的罪状。他写好奏章要上奏,早上起来,行到狱门口,在马上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皇帝哀痛惋惜了很长时间,追赠他为亳州刺史,谥号为襄。
10.(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11.(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2.B、E?(B选项中“就能够”和E选项中“只要……就……”语意绝对化。)21世纪教育网
13.D(与倒数第二段末句“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意思不同。)
14.①主观因素:个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是否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②客观因素:社会(包括学校)是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还是鼓励支持“内心的自由”。
15.(1)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
(3)人在获得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
(4)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16.(4分)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
(1)小说写出了钱宓的虚荣自私、崇洋媚外、投机世故、势利庸俗。(任意答出一点为1分,最多2分)
(2)如通过“他与妻子结婚后就花一大笔钱把黑人丈母娘送到芝加哥她的兄弟处去”这一细节可看出他的虚荣自私。通过“给孩子起的全是外国名字,并且‘从来不教他们说中国话’”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的崇洋媚外。通过“他回大陆一次,也必到台湾一次。每次回来总要通过外事部门以美籍华人教授的身份请见政府领导”这一细节看出他的投机世故。通过“正要吃茶,……赶紧站起来说:‘……你见过这几位领导没有?’”这一细节看出他的势利庸俗。(每举出一处来分析即可得1分,最多2分。)
17.(5分)考查“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1世纪教育网
这样结尾一是在结构上照应了题目,点明了小说主旨;二是在内容上戛然而止,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对社会上崇洋媚外的病态的心理进行了委婉的批评。(答出第一点给2分,答出第二点3分,共计5分。)
18.(6分)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这篇小说成功地刻画了中国老一代两类知识分子的形象,写出了他们不同的理想追求,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在社会上受到的不同待遇,通过鲜明对比,讽刺、批评了社会上崇洋媚外的病态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同样存在,将来也难以消除,我们更应该赞颂那些潜心于学术研究,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科学家的高尚人格。(前一问3分,后两问3 分,属开放型问题,不求文字统一,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9.示例:多到清新脱俗的梅花啊!娇嫩的红白花瓣,一股细细的清香,孤削纤细的树身。是风雪哺育了她还是她挑战着风雪?不过严寒的冬天并不能摧毁她,她傲然挺立在山的那一头,尽管冰雪压着她的枝头,但她还是在酝酿着打扮春天。
评分要求:所写内容必须是花卉,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排比、设问、拟人的修辞手法。 (语句通顺l分,描写恰当2分,排比、设问、拟人占3分,共6分)
20.对生存环境的不满意;对本职工作(学习)的不用心;对人际关系(“朋友友谊”或“他人劳动”)的不重视(尊重)
(要求针对“种的是心灵的寂寞,守的是收获的时间,偷的是朋友的情感”的说法,从“相反的”角度作答,且内容不能重复。每一方面2分,内容准确,句子通顺,句式大体相同。)
21.写作(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