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1 21:0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7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动
复习课件
第1节 人体的运动
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运动系统:由 、 、 组成

骨连结
骨骼肌
2.人体的许多运动是如何形成的?
人体的许多运动是在 的支配下,由 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 ,绕着 活动而形成的。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骨骼肌

骨连接
3.人体的骨骼由_____块骨连接而成
206
1
骨的 和 有重要作用
骨膜
骨质
骨髓
血管
神经
生长
再生
骨松质
骨密质
长骨
成骨细胞
对骨有 作用
营养
使骨具 和 ;
坚固性
轻便性
4.长骨的结构
幼年时,是 骨髓,具有 功能;
成年时,骨髓腔里的骨髓,逐渐由 骨髓变成
骨髓,失去 功能;失血过多时,黄骨髓可以暂时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骨松质里的骨髓始终是 ____骨髓,终身具有 功能。
造血




造血
造血
1
骨连结有3种形式: , 、 和 。两骨间活动的连结叫做 。
不活动的连结
半活动的连结
活动的连结
关节
5、骨连结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 节 的 结 构
关节面
韧带







运动是骨围绕关节转动产生的,骨转动的动力未自骨骼肌的收缩。
那么,骨骼肌又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呢?下面我们研究骨骼肌。
人体骨骼肌群是由600多块骨骼肌组成的,按部位可分为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1
在中间,呈 色,主要由 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 和 。
肌腱
肌腹
红褐
肌细胞
血管
神经


7.骨骼肌的结构
骨骼肌
在两端,呈 色,由结缔组织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不同的 上。
骨骼肌受到来自 系统传来的兴奋刺激,就会 、 ,牵动所附着的 绕着 活动,产生动作。如果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身体的这部分骨肉就可能瘫痪。
神经
收缩
舒张

关节
8.运动的形成过程
骨、关节和肌肉的正确连接
骨骼肌收缩之所以能产生运动,是由于一块骨骼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附着在两块骨上。
1
9.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⑴屈肘时,以 为主的屈肌骨群 ,以 ___________为主的伸肘肌群 ,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肘关节产生屈肘的动作;
⑵伸肘时,肱二头肌肌群 ,肱三头肌肌群 。
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舒张
收缩
所以,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_______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__________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屈肘和伸肘动作:
不是
多组骨骼肌
1、分析垂直向上提起重物,上臂骨骼肌群是怎样配合完成动作的?
2、当双手自然下垂时,上臂骨骼肌群是怎样配合完成动作的?
实际用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收缩。
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舒张
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第2节 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类型.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
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动物行为的分类
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划分
a.觅食行为
b.争斗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e.社群行为
2.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1
2.这些动物行为对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一.动物行为的类型
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1.动物的行为有哪种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觅食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等发生的争斗,又叫攻击行为
争斗行为:
防御行为:
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
繁殖行为:
动物的占巢、求偶、孵卵、哺育等与繁殖有关的行为
社群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1
1.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 所决定的行为。
举例:灰喜鹊喂养小杜鹃,蜜蜂采蜜,鸟育雏,蜻蜓交尾。
2.后天性行为:又叫 __________行为是在的 作用下,通过 ___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举例:蚯蚓的学习行为,山雀偷吃奶油,猩猩取香蕉。
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表现出的动物行为也越__ __。
通过学习行为能够使动物更好的 变化的外界环境

复杂多样
适应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学习行为
1
⑴无论哪一种动物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包括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变化。
⑵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作用重要。
⑶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内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
动物行为的特点:
1.鸟类在占区和筑巢过程中,常常伴有复杂的行为。例如,雄孔雀开屏以展示自己艳丽的尾羽,这是鸟类的哪种行为( )
A.取食 B.孵卵 C.求偶炫耀 D.筑巢
2.下列行为中属于本能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母鸡哺育小鸡
C.山雀偷饮牛奶
D.黑猩猩用木棍取食蚂蚁洞里的蚂蚁
练习
C
B
4.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旅鼠数量达到顶峰时,它们就会自发地集体迁移,奔赴大海自杀,只留下少数同类留守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任务
B.蚂蚁遭到林火包围时,它们紧抱成一个大球向前滚动,终于能使大部分个体逃生
C.美丽的蝴蝶破蛹而出就会翩翩起舞
D.黑猩猩饥饿时可以自己寻找白蚁当食物,当它发现白蚁巢时,能用蘸水的树枝伸进巢穴去沾取白蚁
D
3.蜜蜂、白蚁、猴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A、B、C都是
D
5.自然界中,海鸥展翅、鱼翔浅底、大雁南飞、孔雀开屏……动物的行踪到处可见,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下列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二头肌属于
肌肉组织
B.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的呼吸作用
C.鸟类筑巢孵卵的行为是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的
D.黑猩猩用草棍钩取白蚁属于取食行为,也属于先
天性行为
B
7.单手投篮时需完成伸腕、屈腕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
B.投篮动作一块骨骼肌起作用即可
C.骨的移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D.投篮需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完成
B
9.下列有关人体骨、关节和肌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C.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