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021年1月7日,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八二四研究所推出《重庆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地图(第一批)》。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重庆市铁路中学校 蔡欣欣
目 录
百物繁茂,
经济新变化。
阶层流动,
社会新变化。
壹
贰
壹
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立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北宋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都有显著的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繁荣。
——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一、农业新发展
图一 宋朝的经济发展
在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公斤),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若除去高产杂粮种植的因素,明清粮食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江南水田的“绿色革命”,使我国的传统农业达于成熟。
——许涤新、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朝代 特点 影响
宋朝 耕作制度:
经济结构:
辽夏 金元 边疆开发:
南方植棉: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提高了粮食产量
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开始种植棉花。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 。
元朝逐渐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伟大的成就: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宋代手工业得到了全面的、前所未有的发展。陶瓷、采煤、冶金、纺织、造船、造纸、印刷、食品加工、军工等许多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邓广铭、漆侠
《两宋政治经济问题》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二、手工业的新发展
部 门 表现 影响
纺织业
制瓷业
采矿业
印刷业
元朝棉纺织业发展
推动棉纺技术革新;
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①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
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
——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
物质象征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
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
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二、手工业的新发展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 南宋庄绰
河南省鹤壁市曾发现北宋晚期的煤矿遗址,竖井矿口的直径约2米半,井深46米左右,四条较长的巷道总长500余米,就巷道遗址及采煤区遗址看,采煤人数当数百人之多。
——《河南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
《考古》1960年第3期
1078年,北宋生铁年产量已经达到7.5万到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本土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
——罗伯特·哈特威尔(美国)
《北宋中期中国铁与煤工业的革命》
只有种植业提供较多的商品粮食才能使行商坐贾,进行各项贸易交换活动,只有农业提供更多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商业活动才能兴盛起来。
——漆侠:
《宋代经济史》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三、商业的新发展
项目 体现
市场
货币
海外 贸易
城市
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榷场和互市贸易发达;
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元朝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三、商业的新发展
北宋四川地区交子
南宋会子
元代纸币
宋代大量使用铜、铁钱,其官方数量铸造得很多,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僚、地主的窖藏,岁币和海外贸易的需要,“钱荒”十分严重。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四川商人印发了交子使用,后来官方发现有利可图,改交子为官办。南宋,还发明了会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来发行。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三、商业的新发展
管窥《清明上河图》
该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肉铺酒楼
冷饮
客栈
外卖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三、商业的新发展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三、商业的新发展
西市
东市
坊:居民居住区
唐朝长安城
北宋东京城
“(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夜市直至二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空间和时间限制被打破
思考:
宋代农业主产区、手工业发达区和商业城市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四、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东、西路,盖扬州之域。……川泽沃衍,有水物之饶。……而茗荈(茶)、冶铸、金帛、粳稻之利,岁给县官用度,盖半天下之入焉。
——《宋史》卷八十八
《地理志四》
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朝代 特征 规律
魏晋南北朝(永嘉南渡) 江南初步得到开发 ①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
②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中唐以后(安史之乱)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南宋时期(靖康之变)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四、经济重心南移
物资运输路线变化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四、经济重心南移
北方诸路466人 (4.8%)
南方诸路9164人 (95.2%)
其中两浙等东南五路7038人(73%)
北宋进士9630人
数据来源:【美】贾志扬《宋朝学术的荆棘之门:考试的社会史》
(北宋)自进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预选,北人预者极少。自哲庙(宋哲宗)以后,立齐鲁、河塑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别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
——宋 马端临《文献通考》
科举分卷考试
壹、百物繁茂,经济新变化。
四、经济重心南移
探究:如何看待科举考试中的地区不平衡?
时至宋代,苏,浙,赣,闽以及四川等地上升为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经济的繁荣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保障,学校教育也因此发展起来,使更多的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并且出现了南北文化上的差异,南方人长于文赋。南宋“类省试”因战乱道路阻梗各地举人难以赴应省试而设,后基本停办,独川陕地区得以保留,绍兴4年(1134年)6月,这实际上是优待川陕举子的特殊政策,重庆举子自然也享受到这一特殊优待,像正规常态的省试一样,“类试”的录取人数是按比例配额的,但在12世纪的20年内四川省试配额比较宽比例达十四分之一,而正规省试的比例是十六之一。
—吴洪成·阎志军
《唐宋时期重庆科举考试述论》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古代社会是固态的,每个人都被束缚在固定的户籍地,限制在固然的社会等级中;而近代社会则是液态的,流动的。流动,既包括地理意义上的横向流动,即可以从一地自由迁徙到另一地;也包括阶层意义上的纵向流动,即固化的等级结构被打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上升的机会。这种丰富、广泛、持续的社会流动性,是从宋朝才开始涌现出来的。
贰
阶层流动,社会新变化。
贰、阶层流动,社会新变化。
从官员出身的角度看宋代的社会观念发生什么变化?
唐代有宰相524人,科举出身者为232人,《宋史》载宋代133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的达到123名,大大高于唐代。
—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
宋代部分官员的家庭出身信息
姓名 朝代 官位 家庭情况简介
范仲淹 北宋 参知政事 知颍州等 家境贫寒,父因病卒于任所
欧阳修 北宋 参知政事 兵部尚书 家境贫寒,买不起写字用的纸笔
李邦彦 南宋 太宰 银工
京镗 南宋 丞相 经营盐铺
可添加冯时行的出身和最高官职
取士不问出身
贰、阶层流动,社会新变化。
从婚姻的角度看宋代的社会观念发生什么变化?
(唐文宗)“民间修昏(婚)姻,不计官品而上(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计崔卢耶?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十万贯)。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
——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
可添加皇帝问冯时行可婚否
婚姻不问阀阅
榜下捉婿
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贰、阶层流动,社会新变化。
从奴婢法律地位的角度看宋代的社会观念发生什么变化?
奴婢贱人,律比畜产……诸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
——《唐律疏议》
自今人家佣赁,当明设要契。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考》
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女奴父母讼于州……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或为首谋,或从而加害,罪皆应死。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人身依附趋向自由
贰、阶层流动,社会新变化。
从土地和人员管理的角度看宋代的社会观念发生什么变化?
唐代,尤其是它的前半期,买卖土地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均田制下,口分田不能买卖,卖一亩要“笞二十”的;宋代除国有土地外,私人土地的买卖不受到任何限制……随着货币流通的发展,土地买卖愈益盛行。
——漆俠《宋代经济史》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释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官府管控更为松弛
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社
会
变
化
经济
变
化
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人身依附趋向自由
官府管控更为松弛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重心南移
小结
学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