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3.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公元前
202年
公元9年
公元23年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西汉
新朝
东汉
1.西汉灭亡:公元____年,外戚____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光武帝_____在25年称帝,定都____,史称____。
3.光武中兴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_______,减轻刑罚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______。
(3)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结果 社会局面______,经济得到__________,史称“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填空
自主学习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面对西汉末年的朝政腐败,王莽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的改革严重脱离实际,加剧了社会动荡,最终导致绿林、赤眉起义。
一、光武中兴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思考:下列哪些人是东汉的“外戚”?
A、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叔叔
C、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D、皇帝的子女
1.王莽篡汉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他父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刘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光复了汉政权。
东汉的建立 时间
开国之君
都城
公元25年
刘秀
光武帝
洛阳
光武帝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
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他会怎样治理国家呢?
一、光武中兴
2.光武中兴
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缓和社会矛盾 :
减轻刑法
减轻农民的负担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为了缓和民族矛盾: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为了减少国家开支:
为了治理腐败:
一、光武中兴
2.光武中兴
东汉宅院画像砖
东汉画像砖嵌在墓壁上,内容丰富多彩。
左图主人悠闲地对坐畅饮,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衬托出安逸祥和的生活景象。
反映了社会安定的局面。
一、光武中兴
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增加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反映了东汉民间生活和地方风貌。
2.光武中兴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东汉初年 1000多万
光武帝时 2100多万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2.光武中兴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
中 兴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一、光武中兴
知识拓展
一、光武中兴
合作探究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相同的原因?
共同原因: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整顿吏治,节省开支。
善于用人。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启示: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即位时平均年龄是9.5岁 平均寿命是24岁。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②未成年人有能力管理国家吗?
③皇帝长大后,可能会有什么想法?有6位皇帝在继位后已经成年,他们想要什么?
要点:不能,太后干政,外戚掌权。
要点:不甘心君权旁落,要亲政。
母后临朝
君权旁落
依靠宦官
夺回君权
把持朝政
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现象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跋扈将军”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帝,独揽朝政20多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十常侍是指东汉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当时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
想一想:“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根源在哪?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对东汉王朝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1. 背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 爆发:_____年,_____领导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3. 结果:被镇压。
4.作用: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使其一蹶不振。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越来腐败
自然灾害频繁
三、黄巾起义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填空
184
张角
东汉的统治
陶院落(模型)
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汉阶段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三、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口号
三、黄巾起义
《后汉书》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使其一蹶不振。
当堂小结
1.京都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导致这一王朝后期的政治事件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王莽夺取
C.黄巾起义 D.张骞通西域
2.有关东汉政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B.东汉后期,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C.东汉后期朝政腐败,自然灾害频繁
D.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C
D
当堂测评
3.如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陶院落模型,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透露出东汉当时何种社会现象( )
A.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情形
B.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C.生动活泼的民间生活气息
D.贵族奢侈腐化的生活风气
4.《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这反映出的东汉历史现象是( )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权
D
A
当堂测评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3.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
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
一、建立:刘秀称帝
1、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 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25年, (光武帝)称帝,定都 ,史称 。
二、兴盛;光武中兴
1、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
多次下令 ,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合并 ,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 。
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
2、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
3、影响: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 。
四、打击:黄巾起义
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
2、概括: 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
3、特点:利用宗教太平道发动群众;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4、规模: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5、影响:沉重打击了 ,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
【合作探究】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相同的原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夯实基础】
1.公元26年,即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2.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东汉光武帝为缓和民族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 )
A.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
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C.重视以德化民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
4.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5.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准确的理解是 (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6.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 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7.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这需要我们将历史事件和发生事件准确对位。西汉末年至东汉末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巾起义 ②王莽建立新朝
③光武中兴 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8.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
——[南宋]陈亮《酌古论》
史料二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后汉书.光武帝纪》
史料三诏日:“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
——《后汉书 光武帝纪》
史料四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 .光武帝纪》
史料一-陈亮称赞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史料二、三、四分析,光武帝实现“中兴”的措施有哪些
【培优提升】
1.(2020青岛)“(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2.(2021山西省)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婶,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共同原因: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整顿吏治,节省开支。
善于用人。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启示: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夯实基础】
DDCCD CC
8.光武中兴。措施:①-下令释放奴婢为平民;②与民休息减轻赋税负担;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培优提升】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