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必修1_教师用书_补充习题_第2章_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_必修1_教师用书_补充习题_第2章_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9-07 09:5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补充习题
A组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3.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1内行驶540,则它在最初10内行驶的距离是( )
A. 90 B.45 C.30 D. 15
4.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加速度大小为1,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内的平均速度为( )
A.5.5 B.5 C.1 D.0.5
5.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到C点时的速度为,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 B. C. D.
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前进了15,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B.3 C.4 D.无法确定
7.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刹车后以7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4,则可知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是_____。
8.如图2-20所示,很小的木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下滑,经时间后进入一水平面,再经时间静止,则小球在斜面上与在水平面上位移之比为____,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
9.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则它下落高度是____。它在前2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 ,它在最后1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 (取10)
10.在绳的上、下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住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球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空气阻力不计)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某同学在用小车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2-21甲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1)计算出打下A、B、C、D、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2)请在图乙中画出小车运动的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2.有一架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加速度为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加速度为,楼高52。求:
(1)若上升的最大速度为6,电梯升到楼顶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6,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13.长为5的竖直杆下端在一窗沿上方5处,让这根杆自由下落,求它全部通过窗沿的时间为多少(取10)
14.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在此后连续两个2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8和16,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15.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求:
(1)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车相距最远距高。
(2)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速度。
B组
1.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末速度为,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
A. B. C. D.无法确定
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时间通过的路程为,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则和的关系为(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3.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物体相距为,同向同时开始运动。乙在前,甲在后,甲以初速度,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定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互不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当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B.当时,甲、乙可能相遇两次
C.当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D.当时,甲、乙可能相遇两次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经过1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那么在这1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_____。
5.物体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箭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最后1内通过了全部路程的一半,则下滑的总时间为_____。
6.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_____节车厢;最后2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_____节;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需要的时间是_____ 。
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2-22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人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小车的加速度是。
8.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则重力加速度。
9.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高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10.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2-23所示,求: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取102)
参考答案
A组
1.B 2.A、B、C 3.D 4.D 5.B 6.B 7. 14 8., 9.45, 10, 25 10.减小 11.略 12. (1) 13.17 ; (2) 4 13. 0.4
14.(1) 2 ;(2)2ms 15.(1)6,12
B组
1.C 2.A、B 3.A、C、D
4.6或14; 5.3.4;6.9,5,0.34;7.略 8.
9.提示:(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
10.提示:可以将这5滴水运动等效地视为一滴水下落,并对这一滴水的运动全过程分成4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如图中相邻的两滴水间的距离分别对应着各个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们满足比例关系:.设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依次为:、、、,则窗户高为,依题意有,则。
屋檐高度。
由,得。
所以,滴水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