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2 09: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人民辛勤的劳动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 史料中对江南地区描述的变化,反映了(  )
西汉时期史料记载 南朝时期史料记载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稳(丰收)则数郡忘饥。
A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北方地区的战乱
C 北民南迁的背景
D 江南商业的发展
3.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格局,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对外交往的加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 下列各项内容来自于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一个学习资源包:
①论文:《我国古代北方作物在南方的推广》
②图片:《南朝青瓷莲花尊》
③视频:《北民南迁与水稻生产技术的进步》
④地图:《东晋形势图》
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历史专题是(  )
A 农业的进步
B 政权的更替
C 江南的开发
D 贸易的发展
5. 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西晋末年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主要原因有(  )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社会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 故土难离的家乡情绪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部分。而东汉末年我国北方人民离开故土内迁,其主要原因是(  )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7. 一个北朝的商人想到江南地区购买丝绸、瓷器等,建议他去(  )
A 洛阳
B 建康
C 成都
D 广州
8. 东晋建立之初,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局面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东晋统治者的政策开明
B 北方人南迁开发建设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历代经济发展的积淀
9. 如图内容对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产生的影响有(  )
①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
②南方战乱较少,利于发展
③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
④传播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
①改进犁耕、施肥等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②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③织布、制瓷、造船、制盐等显著发展
④五岭以南种双季稻⑤建康是当时最活跃的商业大都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11.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南方经济发达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北方战乱频繁
12. 从东汉至西晋,从边疆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A 匈奴、蒙古、羯、氐、满族
B 匈奴、鲜卑、羯、氐、羌
C 匈奴、蒙古、羯、氐、羌
D 匈奴、鲜卑、蒙古、氐、羌
13.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
①推广犁耕、施肥等技术
②实行麦稻兼作
③双季稻的栽培
④织布、造船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其人口迁徙(  )
A 源于躲避七雄兼并战乱
B 阻碍南北各个民族交融
C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 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北移
15. “王与马,共天下”中的“马”指的是(  )
A 马超
B 马援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1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17. 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 前秦的首领苻坚骄傲轻敌
B 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
C 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
D 东晋的士兵有80多万,人数众多
18. 东晋初年曾多次北伐,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伐军孤军深入,缺少补给
B 司马睿巩固江南地区,疑虑北伐并且多方牵制
C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强大,坚决抵抗
D 中原人民渴望安定,反对北伐,无人响应
19. 下列对淝水之战的结果描述准确的是(  )
①前秦的统治瓦解
②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③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局面
④东晋历史结束,南朝历史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至少举出两例)
(5)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选择题
1-5. AADCD
6-10. ABBDB
11-15. DBACD
16-19. CDBA
二、 材料题
20.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3)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5)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决策者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发展经济要注意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等。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