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
1.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则乘客(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 )
A.处于失重状态
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所受合力竖直向上
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箦竖直放置,上端与物体A相连,下端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相连,整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拉物体A ,使之向上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则从物体A开始运动到物体B刚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 )
A.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B.物体A的加速度逐渐变小
C.物体A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D.物体A的加速度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
3.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合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物体的加速度是 B.时物体的开始反向运动
C.时物体的动量大小是5kg·m/s D.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1m/s
4.如图所示为小明玩蹦床的情景,其中A位置表示床面未受压力时的平衡位置,位置是他从最高点直立下落的过程中将床面所压到的最低位置。若床面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及床面的质量均可忽略不计,对于小明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床面从A位置下降到位置的过程中,小明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床面在位置时,小明所受合外力为零
C.小明接触床面前处于失重状态,接触床面后处于超重状态
D.床面从A位置下降到位置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下
5.一个热气球与沙包的总质量为,在空气中以加速度下降。为了使它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上升,应该抛掉的沙的质量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货车上一圆柱形货物A被放在V型物体B中,以防止A前后滚动。固定在货车上的B物体由一斜面插上竖直挡板构成。若竖直挡板与A之间的弹力为N1,斜面与A之间的弹力为N2,货车向右运动过程中,A和B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车加速,则N1增大,N2减小
B.货车加速,则N1增大,N2不变
C.货车减速,则N1减小,N2增大
D.货车减速,则N1不变,N2增大
7.小亮在沿水平直线向左运动的高铁中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细线将小球A悬挂于行李架上,质量为m的箱子B放在车厢地板上且始终相对于车厢静止,箱子与车厢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如图所示,则此刻车厢对箱子B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A.0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 D.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
9.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分别固定在光滑斜面上的A、B两点,先释放甲球,当甲运动距离为s1时,再释放乙球,结果两球同时到达C点,则A、C间的距离为( )
A.若BC间的距离为s1,则AC距离为2s1
B.若BC间的距离为s1,则AC距离为3s1
C.若BC间的距离为4s1,则AC距离为9s1
D.若BC间的距离为4s1,则AC距离为5s1
10.一块质量为,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和作用,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如果将其中的大小增加到原先3倍(其余条件不变),该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大小变为。若,则大小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11.全国2021年跳水冠军赛上,谢思埸、王宗源摘得男子双人3米板冠军,如图所示为比赛时的精彩瞬间,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与水接触后便立即开始减速
B.运动员在向下运动时,先失重后超重
C.运动员在向上运动时,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入水过程中,水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一定等于运动员对水的作用力
12.一块很大的不带电的钢板表面敷有一层光滑的绝缘膜,搭成一个倾角为的斜面。在钢板上沿斜面取相距L的A、B两点,在与A等高的C处固定一个点电荷,AC距离为,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释放,若电荷量保持不变,滑块由A滑到B的过程中( )
A.滑块的加速度可能大于 B.滑到B处时重力的功率为
C.滑块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滑块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13.如图1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当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14.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2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A、B间相互接触但无压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 )
A.物体A的加速度为零
B.弹簧弹力大小为30N
C.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大小为12N
15.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μA=μB,mAC.μB=μC,mB>mC D.μA<μC,mA三、实验题
16.小王想测量家中自已锻炼用的两个不同沙袋的质量,但没有直接测量质量的工具,于是他利用家中已有的如下器材进行测量:悬挂沙袋的轻质细绳、大小和质量均不计的光滑定滑轮、一套总质量为(各方块的质量已知)的玩具方块、毫米刻度尺、带有秒表软件的手机。请完成下列步骤。
(1)如图所示,两沙袋用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安装好,设右边沙袋的质量为、左边沙袋的质量为。
(2)取出质量为的玩具方块放入中,剩余玩具方块都放入B中,放手后发现下降、B上升。
(3)用毫米刻度尺测出从静止下降的距离,用手机中的秒表软件测出下降距离所用的时间,则下降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用和表示)。
(4)从B中取出部分玩具方块放入中,以改变,测量相应的加速度大小,得到多组及的数据,利用图像处理数据。为使图像直观,应作出随__________(选填“”或“”)变化的关系图线。
(5)若图线的斜率,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下列器材测量小车质量。小车,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平直轨道,垫块,细线,打点计时器,纸带,频率为的交流电源,直尺,6个槽码,每个槽码的质量均为。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i.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在小车上,另一端悬挂着6个槽码。改变轨道的倾角,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________的点,表明小车沿倾斜轨道匀速下滑;
ii.保持轨道倾角不变,取下1个槽码(即细线下端悬挂5个槽码),让小车拖着纸带沿轨道下滑,根据纸带上打的点迹测出加速度a;
iii.依次减少细线下端悬挂的槽码数量,重复步骤ii;
iv.以取下槽码的总个数的倒数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关系图线。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接通电源后,再将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
B.小车下滑时,位于定滑轮和小车之间的细线应始终跟倾斜轨道保持平行
C.实验中必须保证细线下端悬挂槽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若细线下端悬挂着2个槽码,则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
②某次实验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则在打“5”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
③写出随变化的关系式__________(用,,,,表示);
④测得关系图线的斜率为,则小车质量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8.冰壶比赛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为比赛场地示意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处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来回摩擦冰面,以调节冰壶的运动。已知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冰面被摩擦后,动摩擦因数减小为原来的90%,投掷线与O之间的距离为30 m,重力加速度。
(1)运动员以多大的速度沿图中虚线将冰壶推出,队友不用摩擦冰面,冰壶能恰好停在O点;
(2)若运动员以3.4 m/s的速度将冰壶推出,队友应该在冰壶滑出多长的距离后,开始一直连续摩擦前方冰面,才能使冰壶停在O点;
19.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上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突变为,如图所示,一滑雪者从倾角,坡长的雪坡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不计空气阻力,取,,。求:
(1)滑雪者从开始下滑到动摩擦因数第一次发生突变所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
20.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长为L=3m、质量为m1=1kg的木板A,一质量为m2=2kg的物体B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上表面,同时对木板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取10。
(1)当F=1N,物体B在木板A上相对滑动时,求A、B的加速度的大小aA和aB;
(2)当F=1N,v0=4m/s时,求A、B的相对位移大小;
(3)若物体B恰好不从A板右端滑下,求F的最大值和对应初速度v0的大小。
21.质量m=4k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A点时速度v0=6m/s。物体过A点时开始计时,对物体施加水平恒力F作用,经过t0=0.5s物体向右移动了s0=2.5m到达B点;若t时刻撤去水平恒力F,物体最后停在A的右方L=3. 75m处。g=10m/s2。求时间t。
22.如图,光滑的左侧斜面的倾角为30°,斜面上A点到B点的距离为2.5m,BC的长2.5m,BC两点为一可转动的水平传送带的两个端点。右侧斜面倾角为37°,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因数为μ2=0.3,斜面上D点与A点等高。传送带处于静止,现将物块从A点静止释放,恰能运动到C点(不计物块过B,C点的能量损失,已知cos37°=0.8, sin37°=0.6, g=10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的摩擦因数μ1;
(2)如果将物块从D点静止释放,停下时物块与B点的位置关系;
(3)如果使传送带以2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将物块从右斜面某点静止释放,要使它能滑过传送带,求物块至少要从离C点多远的点静止释放。
牛顿第二定律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当此车减速上坡时,整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乘客具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A正确;
BC.同理,乘客具有水平向左的分加速度,所以静摩擦力水平向左。故B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乘客所受合力沿斜面向下。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对物体A从开始运动到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则随弹力的减小,加速度减小;从弹簧恢复原长到B物体将要离地的过程
则随弹簧弹力的变大,加速度减小,可知整个过程中物体A的加速度逐渐变小。
故选B。
3.D
【详解】
A.由图可知,t=1s时F=2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加速度为
故A错误;
B.时物体的开始反向运动,加速度开始变向,物体达到最大速度,即将开始匀减速运动,故B错误;
C.由动量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故C错误;
D.由动量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A.床面从A位置下降到位置的过程中,刚开始弹力小于重力,小明加速下降,后来弹力大于重力,小明减速下降,故小明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A正确;
B.床面在位置时,小明所受弹力大于重力,合外力大于零,方向向上,B错误;
CD.小明接触床面前自由下落处于失重状态,接触床面后前一段时间弹力小于重力,加速度向下,仍处于失重状态,后来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C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设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热气球下降的加速度大小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由题意知,热气球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故抛掉的沙的质量为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B
【详解】
AB.货车向右加速,以A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
A和B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不变,则变大,故B正确,A错误;
CD.若货车减速,加速度水平向左,以A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
A和B保持相对静止,所以不变,则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设车厢的加速度为a,则小球速度和车厢加速度一样,都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箱子相对车厢静止,故箱子的加速度为a,对箱子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整理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C
【详解】
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
解得
,
木板AB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拉力不变,合力等于支持力N,方向与N反向,故加速度为
方向垂直木板向下。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因两球在光滑斜面上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相同,设为a,甲运动距离为s1时用时为t1,乙用时为t2,A、C间的距离为s。
AB.若BC间的距离为s1,则有
联立解得
故AB错误;
CD.若BC间的距离为4s1,则有
联立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和反向,又,设改变后加速度与原加速度同向,则有
解得
不合题意,假设错误;
设改变后加速度与原加速度反向,则有
解得
假设正确。
故选B。
11.BD
【详解】
A.运动员刚入水时,水的阻力小于重力,运动员继续向下加速运动,当入水一定深度后,阻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开始向下减速运动,故A错误;
B.运动员刚入水时,水的阻力小于重力,运动员继续向下加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运动员在向下运动入水一段时间后,水对人的作用力大于重力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运动员在向下运动时,先失重后超重,故B正确;
C.运动员在上升过程只受重力,加速度方向都是向下,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
D.水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和运动员对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二者大小是相等的,故D正确。
故选BD。
12.BD
【详解】
A.由于静电感应,在钢板附近的电场方向垂直钢板,因此小滑块下滑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垂直于运动方向,整个下滑的过程中,小滑块的加速度始终为
故A错误;
C.由于电场力不做功,因此滑块的电势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B.从A滑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可得
滑到B处时重力的功率为
故B正确;
D.根据
可得从A到B的运动时间
重力的冲量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BD。
13.AB
【详解】
AC.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为0.1m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为0.1m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则有
解得
选项A正确,C错误;
B.当△x=0.3m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向上,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正确;
D.图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图可知,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错误。
故选AB。
14.BCD
【详解】
ABC.细线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F仍然不变,有
对AB整体,它们具有共同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故A错误,B、C正确;
D.设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大小为FN,对物体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N+mAg-F=mAa
解得
FN=12N
故D正确。
故选BCD。
15.ABD
【详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 =ma
所以有
由此可知图象斜率为质量的倒数,在纵轴上的截距大小为μg,故由图象可知
μA=μB<μC
mA故选ABD。
16. 5.5 3.5
【详解】
(3)下降距离所用的时间,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得
解得下降的加速度大小为
(4)设玩具方块总质量为M,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整理得
为使图像直观,应作出随变化的关系图线。
(5)图线的斜率为
纵轴的截距为
带入数据解得
5.5、3.5
17.等间距 CD 0.723 0.820 0.19
【详解】
(1)[1]若小车匀速下滑则a=0,由
故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间距的点。
(2) ①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应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故A正确;
B.小车下滑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应使细线始终与轨道平行,故B正确;
C.由于该实验每个槽码的质量已知道,故不需要使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故C错误;
D.若细线下端悬挂着2个槽码,小车加速下滑,槽码加速上升,槽码超重,故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于2个槽码的重力,所以小车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小于,故D错误。
故选CD。
②根据图乙,点5是点4、6的中间时刻
由
解得
③对于小车匀速时有
减小n个槽码后,对小车和槽码分别有
,
则
即
④由③可得斜率
即得
18.(1);(2)19 m
【详解】
解:(1)设队友不摩擦冰面,冰壶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由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
(2)由运动公式可得
设队友摩擦冰面后冰壶滑行的加速度为
联立解得
19.(1)1s;(2)16m/s
【详解】
(1)设滑雪者质量为m,滑雪者在斜坡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至速度期间,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由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为
(2)则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有
代入数据解得
20.(1),;(2);(3),
【详解】
(1)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2)设经过时间t,物体B与木板A达到共速,则
物体B在木板A滑动时的相对位移的大小等于B的位移与A的位移之差,即
联立解得
(3)设当物体B运动到木板A右端时恰好与A速度相等,AB间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设经过时间,物体B与木板A达到共速,则
物体B在木板A滑动时的相对位移的大小等于木板长度,即
联立解得
若物体B恰好不从A板右端滑下,则
,
21.2s
【详解】
根据
解得
解得
负号表示F方向向左,若速度未减到零时撤去F,则物体先向右做加速度为4m/s2的匀减速运动,设位移为s1,末速度为v。撤去F后,加速度
物体做加速度大小为1m/s的匀减速运动,设位移为s′
如果全程以加速度4m/s2做匀减速运动,达到v时位移为s1,减到速度为零的位移
显然
物体全程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的位移
速度未减到零时撤去外力情况下的位移
则
物体全程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的位移
速度未减到零时撤去外力情况下的位移
不可能停在A点右方L=3.75m处。
所以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先向右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然后以
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外力撤后向左以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向右减速运动时间设为t1,位移
s= s1+s′=4.5m
向左加速的时间为t-t1,向左加速运动的位移设为s左,末速度设为v′,向左减速运动的位移为s左′。
解得
t=2s
22.(1)0.5;(2)距B点1m;(3)3.47m
【详解】
(1)物体从A到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0°=ma1
解得
a1=5m/s2
AB段运动,有
2a1x1=v12
解得
v1=5m/s
物块从B到C距离x2,加速度为
a2=μ1g
到C刚好静止,有
-2a2x 2=0- v12
解得
μ1=0.5
(2)物块在右斜面下滑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37° μ2mgcos37°=ma3
解得
a3=3.6m/s2
下滑位移
滑到C点速度v2,则有
2a3x 3=v22
解得
v22=15m2/s2
物块在传送带上滑行距离d,有
-2a2d=0 v22
解得
d=1.5m
所以距B点距离为
(3)物块达到C点速度v3≥ v1=5m/s就可过B点,设释放点距C至少为x4,则有
2a3x 4=v32
解得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