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2 17: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 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 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 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2.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的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散开的头发丝带有同种电荷
B. “静电球”的表面是塑料制成的
C. 手必须与“静电球”的外壳不断摩擦
D. 脚与大地之间可以不用绝缘体隔离
3.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小明和小刚利用“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和“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没有声音时,自动断开)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使楼道照明变得“智能化”,下列符合这种“智能”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4.如图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B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A. 铅笔芯(碳棒)
B. 塑料棒
C. 玻璃棒
D. 橡胶棒
5.某同学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触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④→③→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②→③→⑥
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C. 小通草球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7.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量程就是它的测量范围
B. 使用电流表时,选用的量程越大越好
C. 无法确定电流表量程时,选用最小量程的接线柱试触
D. 如果选用较大的量程,可以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8.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B. 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C. 原子核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就像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运动
D. 只要视力足够好,我们凭肉眼就能直接看到电子
9.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电源短路
B. 电流表损坏
C. L1不亮
D. L2的灯丝烧断
10.我市城区运营的公交车后门两个扶杆上均装有一个有色按钮(如图),每一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或扬声器发声),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L1与L2串联
B. 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C. 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1的电流变小
D. 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12.如图是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探究中所连接的电路,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A,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通过L1的电流为1.2A
B. 通过L1的电流为0.5A
C. 通过L2的电流为0.7A
D. 通过L2的电流为0.5A
13.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1A=102mA
B. 1A=106μA
C. 1mA=102μA
D. 1μA=10-3A
14.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关于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1的读数等于通过灯泡L1中的电流
B. 电流表A2的读数等于通过灯泡L2和L3的电流之和
C. 电流表A1的读数一定等于A2和A3的读数之和
D. 三个电流表的读数相等
15.2014年1月15日,扬州江都有一老人,在穿衣服时引发液化气爆炸.消防员调查发现,老人家里液化气管道老化,气体泄漏,结果被老人穿衣时瞬间产生的静电引爆.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去除静电的是( )
A. 室内用加湿器加湿
B. 用手触摸金属门窗
C. 用手触摸木制衣柜
D. 勤洗手、洗澡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______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______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若另一端接D时小灯泡不发光,则A和 ______ 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
17.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提起细线,发现两气球相互排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摩擦使得两气球带有________(异种/同种)电荷.
18.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80________,电饭锅工作时的电流约4______.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设计进行实验:
(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_____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中;
(2)闭合开关,测出通过C点的电流后,小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两点,测出通过A、B两点的电流,填入下表.
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评估与交流
①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图甲是在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图:
(1)请按照图甲将图乙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让电流表测量B点的电流.
(2)在测量C点的电流时,小明将电路连接起来,检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
(3)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①第三次实验时,A点电流如图丁所示,则A点的电流为 ______ .
②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小明是通过 ______ 的方法获得多组数据的(A、换用不同规格灯泡多次实验,B、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③根据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21.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 A、 B、 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电流表由某处改接到另一处进行电流的测量,此过程中需拆接电路,此时开关应________,如不能确定所测电流的大小,选用量程的规范操作是________.
(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图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若相互吸引,A端有可能不带电或带正电;故AB错误;
若相互排斥,A端一定带负电,故C错误,D正确.
2.【答案】A
【解析】A.头发竖起来这是因为人接触静电球时,人体是导体,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使头发竖起来,故A正确;
B.“静电球”能够导电,说明静电球是导体,而塑料是绝缘体,所以“静电球”的表面不可能是塑料制成的,故B错误;
C.金属球本身已经带电,所以不需要手与金属球摩擦起电,故C错误;
D.人体是导体,实验者必须站在绝缘板上才能完成实验,不然电荷会通过人体导入地下,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否则灯泡不亮,这说明两开关共同控制电路,即为串联.A、闭合光控开关灯泡发光,闭合声控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B、闭合任何一个开关灯泡都能发光.不符合题意;
C、闭合声控开关灯泡发光,闭合光控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D、两个开关串联,同时闭合灯泡才会发光,断开一个开关,灯泡不能发光.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能使灯泡发光的是导体,在铅笔芯(碳棒)、塑料、玻璃棒、橡胶棒中,铅笔芯能够导电,属于导体;塑料、玻璃棒、橡胶棒属于绝缘体;
故BCD错误;A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由步骤③、④的不同次序而决定了甲球的带电性质,因而有两种可能:先移开手指,后移开乙球,由于静电感应,最终甲球带正电,选项C正确;当先移走乙球,对甲球而言处于无场区,也就无静电感应现象发生了,因而此时甲不带电,选项B错误.
6.【答案】C
【解析】A.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的转移造成的,在转移的过程中总量是保持不变的,故A说法正确;
B.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故B说法正确;
C.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小通草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C说法错误;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故D说法正确.
7.【答案】A
【解析】电流表的量程就是它的测量范围,使用电流表时应根据要求选用量程,能用小量程时不用大量程,绝不是量程越大越好,在无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时,选用大量程试触,这样可以保护电流表,电流表绝不可以接在电源两极.
8.【答案】C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中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分子还可以再分,只是原来性质变了,故A错误;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B错误;
C、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周围有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其他星体绕着太阳运动,二都很相似,故C正确;
D、电子是极其微小的,肉眼绝对不能看到,故D错误.
9.【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电流表并联在电灯L1两端,将电灯L1短路,L1不会发光;
电流表与灯L2串联接入电路,电源不会短路,灯L2发光,电流表与灯L2不会烧坏.
10.【答案】B
【解析】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说明这两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指示灯位于干路上,由图示电路图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1.【答案】D
【解析】A、A1、L2、S2三个元件在同一支路上,L1单独在一个支路上,所以是并联电路,故A错误;
B、A1、L2在同一支路上,所以A1是测L2电流,故B错误;
C、当开关S2断开时,L2所在支路断路,电流变为0,而L1所在支路电流不受影响,故C错误;
D、当开关S2断开时,L2所在支路断路,电流变为0,而L1所在支路电流不受影响,所以干路电流变小,A2测干路电流,因此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12.【答案】D
【解析】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两灯并联,电流表的示数是1.2A,即干路上的电流为1.2A;
当开关S2断开时,只有L1一盏灯,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即干路电流减小了0.5A,说明L2的电流为0.5A;
则通过L1的电流为1.2A-0.5A=0.7A,
故ABC错误,D正确.
13.【答案】B
【解析】A. 1A=103mA,该选项错误;
B. 1A=106μA,该选项正确;
C. 1mA=103μA,该选项错误;
D. 1μA=10-6A,该选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AC、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读数等于通过灯泡L1、L2和L3的电流之和;故AC错误;
B、电流表A2测通过L2、L3的电流,故电流表A2的读数等于通过灯泡L2和L3的电流之和;故B正确
D、A3测通过L3的电流,A2测通过L2、L3的电流,A1测干路电流,因此I1>I2>I3.故D错误.
15.【答案】C
【解析】A、用加湿器加湿能使室内潮湿,能把静电导走,能有效去除静电,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门窗是导体用手触摸金属门窗,电荷能导走,能有效去除静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干木头是绝缘体用手触摸木制衣柜电荷不能导走,不能有效去除静电,故C符合题意;
D、水是导体,勤洗手、洗澡能有效去除静电,故D不符合题意.
16.【答案】(1)C、F;(2)F;E.
【解析】:(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则ABDE构成了同一根导线,形成通路,由此可以确定CF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
(2)由于已经确定CF是在同一根导线上,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当连接A和C时,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F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当与D接触时,电灯能亮,说明AD是在同一根导线上的,若不能亮,说明A和E是在同一根导线上,B和D是在同一根导线上.
17.【答案】同种
【解析】两气球在衣服上摩擦后,两只气球因为摩擦起电而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球出现了排斥现象.
18.【答案】mA;A.
【解析】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80mA,电饭锅工作时的电流约4A.
19.【答案】(1)串;(2)① 该小组同学只用两个灯泡,测了一组数据,就得出了结论 ;②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测几组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③缺少了电流的单位.
【解析】(1)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由探究过程和表格记录可知:
①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该小组同学只用两个灯泡,测了一组数据,就得出了结论 ;
②改进的方法: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测几组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缺少了电流的单位.
20.【答案】(1)
(2)电流表没有调零;
(3)①0.8A;②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③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干路,要求电流表测B点的电流,即电流表测量L1支路电流,因此可选小量程0~0.6A;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分支,一支流向灯泡L2,另一支流向电流表、灯泡L1,然后共同回到负极,如图所示:
(2)检查电路时,电路还没有接通,就发现电流表指针有示数,这说明电流表没有调零;
(3)①A点是干路上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此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0.8A.
②表格中的数据可知,3次实验中通过各个灯泡的电流数值不同,由此可知,这是通过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的方法获得多组数据的;
③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的电流关系为:I=I1+I2.
21.【答案】(1)错误的;如果拆下的导线是接在并联的干路上的,则两灯也会同时熄灭;(2)断开;先试用大量程,如所测电流在小量程范围内,则改用小量程;(3)电流值缺少单位;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线接反了;(4)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析】(1)两灯泡串联,拆开一根导线,电路断路,两灯泡熄灭;两灯泡并联时,拆开干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也同时熄灭,根据拆开电路中的一根导线两灯泡都熄灭不能判定两灯泡是串联的;
(2)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如不能确定所测电流的大小,选用量程的规范操作是:先试用大量程,如所测电流在小量程范围内,则改用小;
(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电流缺少单位;图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线接反了;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A、B两处电流变化的倍数相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而改变电流的,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一进行的,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IC=IA+IB,由此可得: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