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当现实的狂风骤雨猛烈的吹打着我们的生活之时,当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乘风踏浪,扬帆远航之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风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寻找答案。
向硬汉致敬
海明威
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代表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1899--1961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约翰·肯尼迪总统:“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文化常识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文化常识
了解“冰山理论”(文学创作理论)
文化常识
“冰山理论”
八分之一
八分之七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和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可见
蕴含在前者之中
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大要素: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迷惘的一代”
1926年,海明威将美国女作家斯泰恩的一句话作为《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题词:“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
“海明威魔咒”
多少年来,一代文豪海明威家族成员几乎无一善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海明威家族成员不是死于酗酒、怪病,就是死于抑郁症。美国公众将这一现象称为“海明威魔咒”。
海明威的父亲自杀;海明威吞枪自杀;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死于非命; 幼子格雷戈里酗酒、闹事、裸奔 ,做过变性手术,猝死女子监狱;孙女马尔戈吸毒自杀于1966年,当时她是全球模特中的影响、报酬之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这条鱼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航途中又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赢得了诸多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背景介绍
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老渔夫圣地亚哥,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故事梗概
第二课时:
1、情节与冲突
小说整体情节概括
时间 海 老人
85天 清晨 老人出海 老人无法拉动绳索
中午 大马林鱼一直拖着小船游动 86天 清晨 大马林鱼一点不疲乏 老人决定与鱼对峙到底
上午 大鱼把老人拖到船头跳出水面 老人痛恨手抽筋
下午 大马林鱼继续游动 老人感到疲乏
夜里 大马林鱼继续游动 老人睡了一觉
87天 上午 大马林鱼开始绕圈 老人杀死了大马林鱼
下午 一波鲨鱼来袭 老人与鲨鱼搏斗
一、选文部分情节梳理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海》小说的高潮部分,
请在文中找出老人与鲨鱼的5次搏斗。
故事核心:冲突=欲望+障碍
梳理情节: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课前预习:
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搏斗后的心理活动
梳理情节: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搏斗后的心理活动
一条
灰鲭鲨
渔叉、绳子
杀死鲨鱼
希望没有钓上这条鱼
铲鼻鲨
两条
绑了刀子的船桨
杀死一条,一条溜走
希望没有钓上这条鱼
铲鼻鲨
一条
绑了刀子的船桨
杀死鲨鱼
就要试试看
铲鼻鲨
两条
短棍
重伤溜走
不能指望干掉他们,现在也能行
鲨鱼
成群结队
舵柄
游走
没有什么把我打垮
二、
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老人形象赏析
写鲨鱼游得快,身子强健,武器好,凶残嗜杀,会去咬桨或船舵,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时就把它们的腿和鳍状肢咬掉。这样描写鲨鱼是为了反衬老人坚强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侧面描写)
问题探究
作者多次对鲨鱼进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点拨:
何为反衬,借助于对立面之强来烘托主体性格之强。
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小说中,不少地方都极力描写鲨鱼的勇猛、凶狠,从而衬托出老人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2.语言描写
(段12)“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段15)“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那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点儿。丢了四十磅鱼肉,你的船走起来能更轻快。”
(段71)“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他们一直斗到死。”
(段92)“没有什么把我打垮,”他大声说。
乐观积极,永不言败
3.动作描写
(83段)鲨鱼成群结队地游了过来,直扑向大鱼……他用棍子朝鲨鱼的头直打过去……他只能凭感觉和听觉拼死拼活地一顿棍棒打下去。觉得棍子被什么东西抓住了,就这么丢了武器。
(84段)他把舵柄猛地从舵上扭下来,用它乱打乱砍一气,双手紧攥着,一次又一次地猛砸下去。
(85段)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扑来,他知道这下子全完了。他抡起舵柄砸向鲨鱼头,正打在它的嘴上,那嘴卡在沉甸甸的鱼头上,撕咬不下。他又接二连三地抡起舵柄。他听见舵柄断了,就用断裂的手柄刺向鲨鱼。
竭尽所能,坚持战斗,永不言弃
心理描写
内心独白
4.心理描写——内心独白
自信
后悔、想放弃
见多识广
永不屈服、自信
勇于担当
自嘲,用偶像来激励自己
积极乐观
要抱有希望,永不绝望
勇敢坦然 无所畏惧
永不放弃
积极的态度,坚强
乐观
年老,不服输,执着
疲惫、动摇、想放弃
有计谋、机智
勇于挑战,老当益壮
相信自己还有好运气,内心充满希望
害怕、恐惧
充满希望
内心独白的作用:
这些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了他在海上漂泊几天的心态,再现了他当时的思想和感受。这些独白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硬汉”形象的代表,是“硬汉”精神的化身。
硬汉形象拓展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了解“硬汉形象”
▲《战狼》中的硬汉形象
你认为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桑地亚哥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海明威的笔下,他却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他不向命运低头,无论再怎么艰苦的环境都能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抗争。他是硬汉形象的代表。他是一个捍卫了自己灵魂尊严的人。
深入探究
注定失败的抗争有意义吗?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坚强、执着的精神。
张爱玲曾说,老人在搏斗中表现的“可惊的毅力”,是“一切人类应有的一种风度,一种气概”。老人不怕失败、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着世人与困难、危险,甚至死亡进行不屈的斗争,有着永不过时的哲学意义。
什么是亮剑精神?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就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勇敢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
——电视剧《亮剑》台词
小结:
人生就是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旅程。那么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我想在追寻理想与目标的人生路上,我们越过坎坷、战胜艰难、打败诱惑时所迸发出的精神光芒就是人生的意义吧。圣地亚哥用他伤痕累累又疲惫不堪的身体,用一副大马林鱼的骸骨,给我们彰显了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人类精神。
第三课时
象征意义、主旨探讨
第三课时
象征意义、主旨探讨
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很多东西。
——海明威《谈创作》
硬汉精神
桑地亚哥
人生理想
大马林鱼
人生舞台
大海
悲剧命运
鲨鱼
问题探究
文章中出现了马林鱼、老人、大海、鲨鱼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象征意味?
问题探究
文章中出现了马林鱼、老人、大海、鲨鱼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象征意味?
老人:象征外部遭受困厄,精神高贵的主体
大海:生命力、可能性、风险与机会并存、证明自我的场所
马林鱼:美好的理想,高贵的精神品格
鲨鱼:阻碍,多且强劲
小男孩
照顾、理解、信任、力量
精神影响和延续
艰难获得与迅速失去
个体独自
面对命运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传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海明威评价《老人与海》
本文为什么以“老人与海”为题 “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写的是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在海上独自与鲨鱼搏斗的全过程,让我们感受了一场大海与风浪的洗礼,也充分领略到大海中壮阔、美丽、富饶、仁慈、凶险、残忍的种种场景。因此以“老人与海”为题。
作用:以“海”作为背景,更能烘托出老人在厄运险境中的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这一部分通过老人智斗鲨鱼、勇斗鲨鱼、百折不挠斗鲨鱼的过程,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歌颂了圣地亚哥英勇顽强的精神,体现了人要顽强斗争夺取胜利,并勇敢地面对失败的态度。
明晰主旨
海明威名言
【素材积累】
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远不会把我打败。把我打倒是我身体跌倒,但你永远打败不了我的心 。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
偏执是件古怪的东西。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确思想,正是最能助长这种自以为正确和正直的看法。
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①结构简单。人物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电报式风格”:海明威简洁明快的文风的俗称。他擅长用极其精炼、朴实、直观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着墨不多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地烘托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②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③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总结:
海明威不只是一个作家的名字,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的代名词,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不朽的巨著,还有更多的人生思考。如果有一天厄运来临,我······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一生思考,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