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与游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在老师激励和评价下,着重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在活动中,同学间能合作交流,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但是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作为初授课,创建情景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建立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概念是关键,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到大自然中学习前滚翻。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90%学生能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85%初步学会起跳过杆的动作要领。 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基本掌握单脚跳有力、两脚依次跨越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弹跳力,提高跳跃活动能力。
教学流程及设计思路
队列训练——三面转法: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2、准备活动——穿越树林一起慢跑、跟随音乐一起做热身操,使其身体发热,充分活动各关节,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准备。
3、主教材——前滚翻:通过观看前滚翻教学微视频,初步了解前滚翻动作;教师讲解并示范,给学生创建正确的动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后优生展示,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4、课课练——原地踏步:口令指挥并带领学生练习。
5、游戏——翻山越岭:游戏中学生通过单脚跳跃雷区、四肢并爬过草地、跨跃河道和利用弹力带跳绳,
6、放松活动——拉伸活动: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模仿瑜伽动作进行拉伸活动,放松学生的各个关节,让学生在愉悦气氛中结束本课。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丛林探险》为主线,有利于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前滚翻时利用下颌夹沙包做辅助练习,帮助学生们后脑勺先着垫。但在准备活动自编韵律操环节时,动作较简单,头部活动不充分,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要更加的简洁、清晰。场地器材没有充分的做到一物多用,器材繁多复杂,在以后课堂中应该注意。
时间: 教师: 班级:三(5)班 地点:田径场
学 习 目 标 初步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80%的学生基本掌握单脚跳有力、两脚依次跨越的动作要领。 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弹跳力,提高跳跃活动能力。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顽强意志和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对跳跃运动的兴趣。 学 习 内 容 1.跨越式跳高(1/5) 2.游戏:穿越防火线
内容要点与要求 实施过程及提示 T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队列练习:三面转法、原地踏步走 穿越丛林 热身操 基本部分 摸高夺宝 (1)原地纵跳练习 (2)上一步起跳练习 跨越鸿沟 (1)起跳——过“杆”练习 重点:起跳脚正确 提示:注意保护与安全 (2)拓展体验:跨越式跳高 小游戏:穿越防火线 游戏方法:学生分组排队接力,依次穿越雷区、跨过河道,冲到终点处跳绳三次。 结束部分 拉伸练习 课堂小结 宣布下课 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介绍本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2、听口令队列练习 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做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做辅助练习 学生自主练习跨过皮筋,小组合作探究练习跳跃障碍的方式 教师完整示范并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学生再次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优生展示,教师点评 6、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做拉伸练习 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总结本次课的内容 师生再见 指导学生回还器材 7’ 28’ 5’
主要器材准备 橡皮筋11根 标志碟16 体操垫11个 跳高杆 场地设计 补充 或 预计出现 问题及 处理方法 练习和游戏中注意强调学生的安全。 预计练习密度 50%- 55 %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