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版1~2年级全一册 5.3 前滚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1~2年级全一册 5.3 前滚翻(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02 10:5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SHAPE \* MERGEFORMAT
《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学中把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或感到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成形象的和趣味盎然的游戏,使学生在“玩”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运动技能,体验到了运动和技术学习的乐趣,使体育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创新学习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评价,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诱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去体会、去享受快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动作简单易学,但是,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的重要基础,也是许多运动项目练习的辅助性手段,同时也具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强化运用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习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但是注意力持续周期较短,我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知识,掌握技能。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前滚翻成蹲撑的动作方法,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激发学习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尝试,使学生学会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柔韧性和滚翻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
3、情感目标:注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活泼、勇敢、互帮、机智和创新精神。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滚动圆滑、方向正、团身紧。
难点:动作衔接连贯、协调。
六、场地器材:
小体操垫43块 录音机1台 助跳板1个 标志桶8个
七、教学策略:
1、营造情景,激趣导入。
利用“刺猬”谜语,教师语言情境导入,在刺猬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小刺猬是怎样做的?跟随老师做游戏。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热身操练习,使身体得到充分活动,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激活课堂,培养技能。
教师引导让学生在体操垫上讲解示范团身滚动示范动作要领——建立动作概念;做夹球团身滚动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模仿——形成动作表象;互相帮助——突破重点;设计“低头看天”游戏练习——情景导入前滚翻练习;展示交流——师生评价;设计“老虎来了”游戏培养创新能力——体验成功乐趣。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将学习的重难点贯穿与不断变化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重难点,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然后再通过“小小工程师”游戏,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团结合作精神。
3、关注个体,人人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是新课标的要求。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机能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应根据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根据实际,区别对待。
对于肥胖型的学困生我从两个方面入手:
2 用垫子下面放助跳板,利用斜坡由高到低向前滚翻。
⑵发挥同学之间的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膝跪立于练习者的侧面,一手托肩,一手推臀帮助体验动作)。
4、发掘资源,勇于创新。
以生为本,利用儿童好玩的天性和生活经验,开发、利用课堂资源,是体育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一物多用的利用思想,开发出器材中更多的新功能。引导学生只要转换视角或思维方式,
围绕“垫”展开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利用“垫”以及场地器材,创编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讨论、创想游戏活动,从而使学生领悟体育源于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健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