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和地图
一、单选题
1.p点的经纬度是西经100°南纬20°,选项中符合条件的是( )
A. B. C. D.
2.读经纬网简图,图中各点位于中纬度、东半球、北温带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3.试根据图中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判断( )
A. 学校操场在教学楼东面 B. 传达室在学校的西南角
C. 学校的大门朝西 D. 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
4.某号台风某日移动方向如下表。据表判断此次台风移动的方向是( )
时间 经纬度
7时 20° N,118° E
11时 20.5° N,115° E
19时 21.5° N,114° E
24时 22°N,113°E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5.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我国某地(27°N,113°E)要用飞机运送一批紧急药品到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某地(27°S,67°W),飞机如果始终保持直线前进,那么飞行的最短距离约为( )
A. 6371千米 B. 12742千米 C. 20000千米 D. 40000千米
7.把1:1000000的比例尺改成文字式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B. 一百万分之一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万千米 D. 图上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10千米
8.对下图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 朝阳公园在学校东边 B. 医院在朝阳公园西北
C. 学校在朝阳公园南边 D. 朝阳公园在学校东南
9.如下图:小明要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是( )
A. 东北、正东、正北 B. 正北、东北、西北 C. 正北、正东、西北 D. 东北、正东、西北
10.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公里,最后他位于( )
A. 出发点 B. 出发点以西 C. 出发点以东 D. 出发点以北
11.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12.假如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现在,某七年级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操场的周长为25厘米,那这幅图的比例尺应为( )
A. 1:10000 B. 1:1000 C. 1:100000 D. 1:100
二、填空题
13.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2)图所示三个图幅大小相同的 “城市规划”地图,三个城市中,________城区面积最大。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 三地的地理位置。
A地: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B地:经纬度________;C地:纬度________。
(2)在 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
三、解答题
15.读王宅村平面图,据图回答问题。
(1)本图采用了________定向法。
(2)图中铁路的走向是________ 。
(3)图中所画出的铁路部分的实际长度应怎么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符合西经100°,南纬20°的是B;
故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解答】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东半球在20°W以东至160°E之间,北温带在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图中B在 中纬度、东半球、北温带范围内,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D
【解析】【分析】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
【解答】该图中没有明显的方向标识,因此使用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A.操场在学校的正下方,即南面;故A错误;
B.传达室在教学的右上方,即东北角;故B错误;
C.学校的大门在地图的右边,即大门朝东;故C错误;
D.教学楼在操场的正上方,即北面;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分析】结合台风经度和纬度位置的变化分析。
【解答】从纬度来分析,台风从118° E到115° E到114° E到113°E,在往西运动;从纬度来分析,台风从20° N到20.5° N到21.5° N到 22°N到,在往北运动,综合起来台风在往西北方向运动,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2)我们把纬度0°到30°之间的区域称为低纬度,30°到60°之间的区域称为中纬度,60°到90°之间的区域称为高纬度.
【解答】从“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可知他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上,从“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可知可知他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上;图中甲在20°N,不符合题意;丙在0°经线上,不符合题意;乙的在20°W,符合题意;丁在20°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据题意分析可知, 两地正好以地心对称,在地球上对称点的距离正好是赤道的一半,所以,飞机最短距离应该是20000千米.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7.【答案】 A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解答】1000000等于10千米,所以改成文字式应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故答案为:A.
8.【答案】 B
【解析】【分析】地图中一般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但此题给出了具体的指向标,必须根据指向标来判读方向即可。
【解答】图中,利用指向标来指示方向,箭头指向北。因此,判断朝阳公园在学校东北,医院在朝阳公园西北,学校在朝阳公园西南,朝阳公园在医院东北。
故答案为:B.
9.【答案】 B
【解析】【分析】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题中明确给出了指向标,按照指向标指示的方向来判读即可。
【解答】图中利用指向标来指示方向,箭头指向北。由此判断,从小明家出发,先向北行进,再向东北方向,然后向西北方向到达高级中学。
故答案为:B.
10.【答案】 B
【解析】【分析】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所有的经线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向正北和正南走的距离是相等的。所跨的纬度也是相同的。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大,极点最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向西和向东走的距离是相等的,但所跨的经度不相同。所以最后不会回到原出发点。
【解答】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公里,看似是前行了一个正方形,但是纬线的特点是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越往南北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因此,此人会回到出发点以西。
故答案为:B.
11.【答案】 C
【解析】【分析】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点是位置最北的点,从北极向四周看,都是南方。
【解答】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各个方向都是南方。
故答案为:C。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解答】250米=25000厘米,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 = = ,B选面正确。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3.【答案】 (1)90°W、10°N;西
(2)B
【解析】【分析】(1)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西半球(向西走):20°W—160°W,180°—160°E。东半球(向东走):20°W—0°,20°E—160°E(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160°—180°E属于西半球);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0°—20°W属于东半球)。)
(2)在同样的图幅上: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②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解答】(1)图中从左到右的经度依次减小,为西经;两个纬度均为10°,则上北下南。所以①的经纬度是90°W、10°N。②的经纬度是110°W、10°S,故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2)ABC三幅图中B的比例尺最小,则表示的范围最大,内容最简单,精确度最低。
故答案为:(1)90°W,10°N;西 (2)B
14.【答案】 (1)60°W(西经60°);60°N(北纬60°);0°,0°;40°S
(2)B;B、C;A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
(2)经度向西增加是西经,向东增加是东经;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解答】(1)A地是( 60°W, 60°N );B地是( 0°,0° );C地是( 40°E,40°S )
(2) 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0°纬线,故为B地; 东半球在西经20°和东经160°之间,故为 B、C 两地; 西半球在东经160°和西经20°之间,故为A地。
故答案为:(1)60°W(西经60°);60°N(北纬60°);0°,0°;40°S;(2)B;BC;A
三、解答题
15.【答案】 (1)指向标
(2)东西(或西东)
(3)图中所画出的铁路的图上距离为1.8厘米,
实际长度是1.8厘米÷比例尺=1.8厘米÷ =1.8厘米x80000=1440米,即1.44千米。
【解析】【分析】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解答】(1)平面图中有指向标,即该图采用的指向标定向法;
(2)由图可知,铁路在地图上的方向是东西或西东均可;
(3)用刻度尺量的长度为1.8cm;即铁路的图上距离为1.8cm;
故答案为:(1)指向标;(2)东西(或西东);(3)1.44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