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2 19: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观察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应规范操作,仔细观察 B.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C. 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 D. 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
2.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可以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
A. B. C. D.
3.小明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这里小明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 )
A. 文字描述法 B. 表格记录法 C. 图形记录法 D. 以上都不是
4.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
A. 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
B. 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
C. 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
D. 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5.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 )
A. 设计方案 B. 推论 C. 观察 D. 实验
6.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
A. 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 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
C. 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 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
7.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C. 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D. 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8.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感觉器官进行直接观察,但有时也需要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间接观察。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A.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 B. 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C. 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 D. 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
9.在实验与观察中,经常要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因为( )
A. 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B. 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
C. 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10.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像伽利略等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A.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11.在实验室里,能用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的工具是( )。
A. 高倍放大镜 B. 汽车反光镜 C. 天文望远镜 D. 光学显微镜
12.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 文字描述法 B. 表格记录法 C. 图形记录法 D. 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
13.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现象: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神舟六号”上天。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同时我们对各种现象的观察也有着不同的方法: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14.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退烧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三、解答题
15.点燃一支蜡烛,将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四、实验探究题
16.在生活中,带颜色的饮料泼洒在桌子上干燥后形成的污渍。你是否知道这些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小明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硫酸铜溶液的液滴分别滴在甲(木板)和乙(石英玻璃)两种固体表面,并记录了液滴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图),最后他观察到了液滴完全干燥后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情况。
(1).此实验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2).根据实验记录的图像,液滴在木板表面的干燥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
最后观察到甲乙两组中污渍颜色最深部位不相同,甲粗位于边缘,乙组不在边缘,重复几次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证明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与固体表面的材料有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中有时需要借助仪器和工具。
【解答】观察不仅可以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可以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分析】1、显微镜适合观察微小的物体,如细胞;
2、放大镜可将物体进行适当放大,可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
3、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4、天平是用来称量质量的工具。
【解答】蚯蚓是环节动物,个体一般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可利用放大镜对其进行观察,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C
【解析】【分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
【解答】由图可知,小明通过把观察的结果通过图形的方式进行记录,属于图形记录法;
故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分析】观察是一个科研名词,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
【解答】A、 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性观察;故A错误;
B、 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量观察;故B错误;
C、 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属于间接观察;故C错误;
D、 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没有使用任何工具,属于直接观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 C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观察事物之后,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故首先要做的是观察,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B
【解析】【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之上的,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大,根据这些仪器的特点对照下列选项解题即可。
【解答】A、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因此不适合观察病毒,A不符合题意;
B、能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衣藻,B符合题意;
C、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很大,但是蜗牛和鲜花是用肉眼就能看清的物体,因此不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不适于观察月亮等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调查应当注意的做法。
【解答】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调查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因此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 B
【解析】【分析】1、直接观察是指直接用感官进行的观察;
2、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
【解答】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借助了仪器不是直接观察,A错误;
B: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耳是人的感觉器官,属于直接观察,B正确;
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借助了仪器不是直接观察,C错误;
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借助了仪器不是直接观察,D错误。
故选B
9.【答案】 D
【解析】【分析】1、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自然界中,仅靠我们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3、一些测量工具还能帮助我们得到需要的具体的数据。
【解答】A: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A正确;
B: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需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才能得到需要的数据,B正确、
C: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C说法正确;
综上可知,以上三项都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解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因此,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观察现象,认真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故选:A
11.【答案】 D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作用,就可以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解答】A、放大镜倍数小,不能够观察到细胞的结构,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汽车反光镜是驾驶员观察汽车周围和外面环境的工具,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光学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能够观察到洋葱表皮等细胞结构,D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 C
【解析】【分析】图形记录法的特点是图形不求数据精准展示,但直观,视觉冲击强烈。
【解答】小科同学采用的记录方法是图形记录法,因为图形记录法是直观的通过数据形成对应的图例进行对比。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ABCD;②③④
【解析】【分析】(1)天然存在的现象叫自然现象,人工制造的现象叫人造现象;
(2)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用眼睛、鼻子、耳朵或感觉得到的信息,就是直接观察。
【解答】(1)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天然形成的,属于自然现象;
B.火山爆发,是天然形成的,属于自然现象;
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是天然形成的,属于自然现象;
D.含羞草开花,是天然存在的,属于自然现象;
E.伊拉克战争,是人为制造的,属于人造现象;
F.“神舟六号”上天,是人物制造的,属于人造现象。
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BCD。
(2)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借助了工具,不是直接观察;
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没有借助工具,属于直接观察;
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没有借助工具,属于直接观察;
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没有借助工具,属于直接观察;
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借助了工具,不是直接观察;
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借助了工具,不是直接观察。
则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②③④。
14.【答案】 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解析】【分析】直接观察就是利用感官不借助仪器进行的观察。间接观察就是指借助仪器进行的观察。定性观察就是指不需要测量数据的观察,定量观察就是指需要有具体数据的观察。
【解答】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属于间接观察,定性观察;
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属于直接观察,定量观察;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退烧。属于直接观察,定性观察;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属于间接观察,定量观察。
属于直接观察的有②③,属于间接观察的有①④,属于定性观察的有①③,属于定量观察的有②④。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三、解答题
15.【答案】 蜡烛点燃后能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火焰闪烁摇晃,烛焰旁边的一部分因受热而熔化,并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体贮存在凹槽中,当烛焰受到吹动时,贮干凹槽中的液体就会从蜡烛的另一侧溢出。当它沿着烛体流下时时,液体遇冷开始凝固,且附着于烛体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观察能力
【解答】蜡烛点燃后能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火焰闪烁摇晃,烛焰旁边的一部分因受热而熔化,并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体贮存在凹槽中,当烛焰受到吹动时,贮干凹槽中的液体就会从蜡烛的另一侧溢出。当它沿着烛体流下时时,液体遇冷开始凝固,且附着于烛体上。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液体干燥后留下的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是否与固体表面的种类(材质)有关?
(2)木板表面的液滴干燥时,体积逐渐减小,液滴的边缘基本固定,液滴的直径基本不变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文字的描述确定小明要探究的问题;
(2)根据图甲,从液滴的体积、液滴的边缘是否改变等角度总结在木板上干燥的特点;
【解答】(1)小明将硫酸铜溶液分别滴在木板和石英玻璃的表面进行观察,那么它要探究的问题是:
液体干燥后留下的污渍颜色最深部位的分布是否与固体表面的种类(材质)有关?
(2)根据甲图可知,液滴在木板表面的干燥过程的特点:木板表面的液滴干燥时,体积逐渐减小,液滴的边缘基本固定,液滴的直径基本不变。